期望过度?电商模式的P2P今年必然寿终正寝
- 来源:互联网
- 作者:Sophie周
- 编辑:Sophie
好久没有具体写P2P的文章了,实话说,最近一点写文章的想法都没有,有点倦了。最近新浪在搞活动研究“互联网C+”,其中也包括互联网+金融。而我看了马明哲大佬的访谈,别的没记住,就记住了那句话,大家对互联网金融的期待太高了。
感觉很熟悉,类似的话,我大概三年前就说了,别对互联网金融抱有太大的期 望,别搞的互联网金融会是拯救中国的利器和工具,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一点突破,全面开花的逻辑,从重要性而言,我们有很多事情,比金融重要多了,农业稳 定、科技、教育、医疗、住房改善,都比金融要来的更重要,那里搞的好像有了互联网金融,别的就不需要的感觉呢?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社会有一种很不好的风 气,就是凡说反对互联网金融的,就是反对创新,扼杀创新的逻辑,我一直不这么觉得。
电商模式的P2P今年必然寿终正寝
当然今天不是来重申这些老观点和看法的,我只是想阐述下最新的一些想法,因为都只是想法,还不成体系,难免很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拍砖,轻点就行。
第一个想阐述的问题其实说感觉过去VC主导的电商模式的P2P基本上快寿终正寝了,很快会出现大面积的P2P坍塌事件,这里的核心原因我感觉说是过去的VC缺乏对金融的深刻理解所导致,过去很多VC在电商这一波上赚了很多的钱,然后目光瞄向了互联网金融,期望复制互联网电商的基础逻辑,就是通过做大基础用户规模,然后来获得最终的市场份额,说白了就是牺牲当前的收益来获得未来的长期性收益,更看重对用户规模的期待。我们看到过去几年大量的资金都砸在了用户规模大的一些P2P领域里,喜欢看交易规模,待收金额。
我过去也一直想明白,他们的投资逻辑到底在哪里,因为我一直无法理解的就是金融怎么可能是比拼规模的地方呢?金融企业一直有个所谓资本金约束的提法,也就是金融企业规模都是会受到资本金的约束的,这不是行政规则,他说金融运行的基本法则,一个企业规模做到一定阶段,一定会受到资本金的约束,非常自然简单的事情,所以,金融企业能否牛逼有时候,只要看资本金就可以了,更大的资本金一定可以做更大的规模,这个逻辑是非常清晰的。
这里就衍生出的基本逻辑就是,金融企业要增加规模,必然要增加资本金,而增加了资本金的话,就必然降低资产收益率,也就是说企业的收益一定是跟资本金约束相关,如此来看,金融企业的高估值可能性就会大打折扣,为什么,因为缺乏想象力啊。一个能被想象出未来的行业,能有多少估值呢?这个从目前银行业的估值都可以看得出来,目前全球银行业的PB都普遍不高,平均水平大概也就是1.2左右,中国大概只有0.8。也就是从单纯的投资角度看,金融机构并非是很好的投资标的。
那么这里有人就会说,P2P是为颠覆银行而生,怎么可以沿用银行的投资逻辑呢?我个人感觉任何一个事物,不要去看表象,而是要看本质,究其P2P本质而言,P2P跟银行毫无差别,唯一逻辑就是P2P不受管制约束可以,这个是好事情,规模很容易上,这个也是坏事情,不受节制的上规模,必然死得很难看。
后来随着跟大量投资经理聊天,我突然也觉得发现一个真理就是你觉得很当然的事情,在很多人眼里其实并不是如此的,而世界上大多数时候钱又掌握这些人手里,所以这个时候,他们的认知决定了市场的走向,虽然最终结果可能我是对的,但是过程中我可能就死了,当市场认为我对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于是也是基于这个逻辑,我得出结论就是市场永远是对的,世界上80%的人其实本质都是从众而愚昧的,你如果不从众,不变得跟他们一样愚昧,你会越来越聪明,但是却会越来越穷困,所以,你要做的事情,其实是看明白之后,得放下手段,让自己变傻,加入期间,然后在他们变聪明之前,赶紧撤了,这就是我后来说的所谓阶段性机会的原因了吧。
在过去几年市场充斥了大量的专业的,非专业的投资人,每个人都可以给你讲上很长的一段逻辑来谈他们理解的金融,例如金融要普惠,要人人可做金融,用户门槛越低,价值越高等等,我基本上到后来直接干脆都说,都是对的,对的,能让我跟点不,价格便宜点就行了。我再也懒得去扯什么金融是有门槛的,人人做金融迟早人人都完蛋,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这么来的之类的话,因为,其实说了他们也听不懂,于是我就这么被逼着成为了很多公司的股东,真没办法,都是被逼的。
有一次跟某P2P公司的一个投资机构聊天,他说他们也认识到我说的P2P的根本不在于流量,而在于资产,我说那是最简单的道理,资产决定了最终的信贷风险,跟风险相比较,你的运营成本压根就不值得一提,他说,他们投资的机构,也开始从流量转到资产能力了,所以他们就投资了千把万美金了,我说扯淡吧,我干了近十年的金融,胆颤心惊的干了十年,我都不敢说自己有资产定价的能力了,现在你大手一挥说,让你投资的P2P,从流量转向资产,然后他就立马就有能力了,那只能说明,我过去这十年都可以去死了,因为都白活了。一开始就从流量入手的公司,怎么可能说转型就转型呢,这个又不是演戏,今天演了丑八怪,明天就变成四大美女了。
很多简单的道理,其实都说深刻异常的,你没经历过,不能明白就是不能明白,过去十年中国至少发生了不下三场中低程度的经济危机,每一次危机都死掉一大批人,这个过程中,许多极为简单的道理被验证了一次又一次。
其实,我自己一直的感觉就是,金融缺乏长期价值,只有现金价值,怎么去理解这个事情,确切说,金融因为其实是个非常好比较差别的产品,金融产品核心纬度其实是三个,安全、期限、收益,在安全假设既定的情况下,就是两个,期限和收益,为什么排斥安全,那是因为目前整体刚兑的环境下,这个基本默认为同等,如果不刚兑的话,确切说,安全又是绝大多数人最无法衡量的纬度,所以绝大部分人如果在做金融产品配置的情况下,基本只看下平台,觉得平台放心了,然后直接看收益率匹配期限,总体而言,期限越短,收益同等的情况下,越容易被接受,期限相同的情况下,收益高越容易被接受,这里面,小平台和大平台相比较,会有一个信用差,是能被接受的。
这个逻辑衍生出来的情况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金融产品特别容易做比较,就使得绝大多数投资P2P的人的转移成本就非常的低,尤其屌丝在理财的时候,对收益率特别敏感,我举例说过,其实越是屌丝,越是计较收益率。而正因为收益和期限的比较特别容易,傻瓜都算的出来,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们就会游走在各个平台寻找合适的标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平台就必须保证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中维持一定的竞争性优势,才能起规模,也就是要比价,而一旦陷入比价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永远会被收益逼着走,是被用户绑架的情况的,所以,通过相对高息起了用户规模的实际意义就会不断丧失,因为有一天,你无法维持高收益的情况下,用户立马就会撤,这个时候,你当年所有砸钱所形成的用户规模,实际上很难形成长期性优势的。
而电商其实是不一样的,电商的逻辑很大程度上是两个,第一个是电商产品的情感属性不是单纯通过比价能够实现的,一个一模一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商家里,价格差几十倍的情况下,也未必是低价者得,因为构成因素很多,因为喜欢,因为方便,因为情感,乱七八糟,不一而足,第二个原因是商品价格总体而言还是相对低价,一个杯子卖十块跟卖二十,涨价100%了,但是实际上感觉还是很有限,所以商品逻辑,往往是便捷性的流量导入是核心,这个时候谁的基础用户更多,一定能催生更大的价值来。非常浅显的差别就是如此而已。
另外,电商是随着规模增长,成本是降低的,而金融其实不是的,金融确切说,规模增长,风险增加,变相带动成本极大程度提高,信贷风险不是保险逻辑,不是大数法则,因为每个事件都不是独立非相关事件的,所以规模越大,一定是风险越大,从而拉高整个成本,所以最终的情况是金融不是一个可以做大规模拉低成本的行业,那就回到我前面的问题,金融需要不断的增加资本,包括拨备,包括风险准备金,这些都使得整个金融无法遵循电商逻辑,缺乏想像空间。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差异是什么呢,我在《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里其实是提出过的,就是电商是用户和客户明显合二为一的模式,而金融是用户和客户是分开的,两者不重叠的,这个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逻辑,什么意思呢,大家去设想下,马云在淘宝上,一年能花多少钱?我大概算了下,马云在淘宝上大概一年也就只能花个千把万的东西,已经足够把他家撑的满满的,商品交易,绝大部分都是基础性产品,这些东西,哪怕你是全球首富,其实你也花不了多少钱,在买一个具体的产品的时候,一个首富和一个屌丝,本质是一样的,在后台来看,只是一个ID而已,根本无法判别ID的差异,所以,这个时候,每个进来购买的用户就是客户,互联网之所以要提用户至上的前提是用户和客户合二为一,把每个进来的人都服务好是达成交易的基础核心,反应的是每个人商品需求都是一致的,不会因为你特别有钱给你开个绿色通道,也不会因为你特别穷就不让你买东西。
所以,电商交易规模的起来必须使得客户数要有大面积增长才可以,没有用户数规模的上升,压根无法实现大规模交易的可能,而同时电商的交易规模上去,他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所以谈电商,不砸流量是不现实的,不做好每个客户的基础服务也是不现实的,所以,电商逻辑就是砸用户数的过程,不断的花钱砸流量,砸到没有竞争对手,你就牛逼了,而且由于电商用户对于便捷性要求更高,且对价格并不明显,所以,你会发现习惯了一个平台之后,也很少会因为价格问题而转移到另外一个平台,所以这种情况来看,电商是有长期价值的。
其实这里也衍生出过去渠道模式电商一个非常致命的命题,就是渠道主导的模式下,流量为王,必然导致垃圾卖的比宝贝好的情况出现。这个可以看我2012年写互联网电商一篇文章。
回到金融来看,其实金融显然不符合这个逻辑,金融的用户和客户显然不是合一的,你们去想,马云在蚂蚁金服上买个一个亿产品,跟一个屌丝买个一千块钱,你还想让他们两个的服务水平一致,那就是见鬼了,两者的服务成本明显不一致,这个时候,你就必须知道谁是你的客户,谁只是你的用户,用户只是用你的产品,未必是你的有效价值客户,客户可能不会经常使用你的产品,但是他会给你带来价值,你要清晰知道自己到底服务谁!
金融的特征在这个差异场景上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了,你服务了一千万屌丝用户又如何,可能还不及把一个高富帅给服务透了,事实上,从实践结果来看,屌丝其实服务成本哪怕都是一对一的情况下,都会比高富帅高更多,前面逻辑讲过,这个世界上,赚了大钱的人,往往财富管理喜欢讲究大资产配置,对于单一资产不会深究,而越是穷光蛋,其实越扣细节风险,对服务水平要求反倒越高,在各个行业都非常明显,会跟出租车司机吵架的人一定是屌丝,因为有钱人的时间很值钱,压根没时间跟你吵架,会跟服务生较真的,也一定是屌丝,屌丝最喜欢又便宜,又好用,最好是产品免费,买个25钱的淘宝还会问你是不是包邮,你妹滴,这就是屌丝,他们的想法就是,东西必须是最好的,价格必须是最便宜的。而且永远还是不满足的,这种情况下,你让金融按照电商的逻辑去走,那就是必死的逻辑了。
所以,金融其实是很难按照电商逻辑去走的,金融必须注重客户贡献度,在大量的基础性客户里筛选出符合自己业务模式的客户出来,过去不惜一切代价砸钱堆用户的逻辑,今年必然寿终正寝,最终会发现大量的资金搞这个活动,搞那个活动,养肥的都是一帮垃圾客户,平台稍微有点麻烦,风吹草动,立马把你抛弃,最近泛亚交易所老板被投资人堵着扭送公安局,都表明屌丝是世界上忠诚度最低的人群,他们爱你不是真的爱你,而只是爱你给他们带来好处,如果好处没有,人们立马抛弃你。你能做的就是持续不断的给他们带来好处,稍微中间出现点问题就不爱你了。
所以砸出来巨大流量的时候,如果资产端不能跟上的话,那坍塌的时候很快到来,目前我感觉,最可怕的事情,其实不是用户问题,更关键还是资产端的定价能力目前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一直未能形成,资产端的问题,大逻辑也就不讲了,讲的太多,想吐了,总体而言,就是经济下行的周期里,我从来不信,有人能用专业能力扛过去,这个问题,我也写过一篇文章,仔细分析了,也就不提了,大下行周期里,再好的资产都很难经得起扛,总体而言,两类公司更好过冬,一类就是大资本公司,越大的公司,扛过去可能性越大,所以从我个人角度来看,P2P要活下去,加紧融资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还有一类就是小公司,越小的公司,往往也能很好的过冬,金融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许多小公司,资产规模不大,反倒切实可控一些基础资产,反倒也不会出什么太大的问题,如果能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就更好了。
许多人其实是不太能认同这个问题的,都觉得靠风控能力可以活下去,事实上,真的很难。大家想下几个简单的逻辑就行了,银行五年前的坏账跟现在的坏账,十倍左右的上升,是能力变化么?不是的,能力没有任何差异,甚至还更好了,依然扛不住坏账,而且没有一家银行独善其身,如果能力有用,总不至于没有一家银行能力不好吧。十年前,我们借钱给别人欠条不用打,现在呢?老婆小孩抵押给你都跑路,说明什么呢?说明信贷风险跟个体能力的关系是不大的,在一个普遍赚钱的社会里,信用环境自然会很好,在一个大家都不赚钱的年代,你想维持低坏账率基本是不现实的,看天吃饭的格局就是信贷这个领域的普遍性特征。
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是两个,一个是产能过剩,一个是金融过度,产能大发展的年代里,大家都拼命生产东西,到现在卖不出去了,于是催肥了互联网渠道模式,结果自己还是不赚钱,于是大量的钱撤离了实体,扎在中国这个封闭国家里,到处寻找投资机会,于是金融过度化了,钱多其实还是很明显的,本来还可以到股市里去,结果推高了股市,让股市的价格远远超越了实际价格,这两个问题最终的情况是实体也不赚钱,虚拟也不赚钱,那么借了钱的人,拿什么来还钱呢?信贷的本质什么先能赚钱然后借钱还钱的,不能赚钱,你还借钱,那就是耍流氓了。所以中国的信贷风险的本质压根不在信贷模式上,而在于市场没人赚钱。这个是经济问题而不是金融问题。
下一步来看,随着经济形式的进一步不明朗,过去流量模式推起来的P2P公司,我感觉会很危险,无法实现C轮融资的公司,从我个人角度来看,都会走的比较艰难,这里面有人说我这里有逻辑漏洞的,就是很多人问为什么余额宝的收益那么低,还一样能有那么多用户规模。我感觉这个不是啥问题,安全等同,收益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便捷性是第一位的,余额宝的确是便捷性最好的产品啊。这个时候哪怕收益率差一个点两个点,其实并不影响用户心里,当然,我还是愿意把余额宝理解为不是金融产品的单纯销售,而是一个财富管理的行为,支付宝用了很好的客户管理的思维,把客户有效的管理起来,在自己的封闭体系里,引导客户做各种金融或者非金融行为。其实这个才是有价值的,我自己这几年感觉,目前互联网上,基本上有三个定律,销售是没有价值的,管理才是有价值的,TO B是没有价值的,TO C才是有价值的,信息是没有价值的,交易才是有价值的。(这三个论断可以写一万字左右的文章,最近心情不好的确不想写,大家关注下我的茶馆公众号:江南1535,日后估计会一点点阐述出来)
关于资本冬天
其实目前我个人感觉市场还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资本冬天很快就要来临了,这个没有任何数据支撑,纯粹个人的敏感,我在2012年写了一篇《浙江经济怎么了》我提出产业冬天已经来了,实体没有任何求生机会,现在感觉伴随这产业冬天,资本冬天也悄然而至,过去几年实体出来很多的资金,大量因为实体经济不行,而对实体失去信心的钱,离开实体寻找新的投资渠道。
这个资金其实应该是很庞大的,中国过去毕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过于沉淀在房产、存货,机器、设备、人力费用等等的钱,都开始逐步转移出来的时候,造成了市场钱很多的假象,这部分资金一部分进入了股市,二级市场,一部分进入了一级市场,前者演变了轰轰烈烈的股市,后者则是轰轰烈烈的创业大潮,但是这两个领域最核心的问题都是,资金固化,无法催生新钱,股市不用说了,其实说个吸钱的地方,他本身是不创造更多的资金的,所以,最终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是一旦股市上涨,那就必须要用更多的钱去维持住,一旦这个支撑不在了,那么股市就要下行了,市场货币总归是有限的,最终还是靠新增资金来支撑,美国表现为量化宽松,中国可能就是降息继续印钞,或者就是实体抽出更多的资金进入。显然两个都不是很可行的逻辑。中国缺乏进一步印钞基础,这个问题可以看我钱荒时候写的,钱荒简史。
而对现在创业期的互联网公司来说,直接表现的结果就是接盘资金的稀缺了,现在市场融资难度越来越大,大家越来越珍惜手头上的钱,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互联网创业的优势其实就丧失了,互联网过去赖以搞死别人的最大逻辑在于都是用未来的钱,用别人的钱去跟对手打,那么传统企业如何跟互联网公司相对抗呢?讲好故事,会忽悠,就能吸引风投给你砸钱,然后你就可以用低成本的资金跟传统企业对抗,这种成本不一致的竞争,压根没办法打,但是随着热钱的消退,大量资金从实体里流出到了一级市场渴望有回报的,结果都只是账面回报,最终让很多愿意进权益市场的钱,最终又回到避险资产里去了,这个时候,冬天就来了,很快,很现实,祝福所有创业路上的公司。本来还想写点股票的文章,但是一方面,大跌了,不忍雪上加霜,另外一方面,唱空的确也不是好事情,虽然写了几千字,但是最后还是删除了。
且行且珍惜,冬天不是坏事,冬天是有能力的人的春天,他可以帮助你熬死不少不靠谱的对手,他可以让你更加健壮,更加强大,只有懦弱的人才喜欢春天,也只有春天,懦弱的人可以用运气把牛逼的人搞死,在冬天里,永远是实力说话的,祝福大家。
关于C+行动
作为时代的见证者,我们希望与你一起参与变革时代,面向未来的“C+行动”。
未来是变革进化后的传统企业,在旧基础长出新生态;是风口加速后的创业新贵,长成更大的巨头。未来需要什么?未来需要传统企业和创业新贵的携手探索,未来需要碰撞(Collide)、连接(Connect)和合作(Collaborate),这是一个C+才能完成的进化,这是一个C+带来的美好未来。
作为"C+行动"的一部分,新浪财经和新浪科技选取地产、能源、金融、家电、通信等传统行业,进行深入调研并推出“互联网+进化论”系列深度策划,探讨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碰撞。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