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委联手重拳出击新能源汽车骗补:抓典型严惩
- 来源:经济观察报
- 作者:newtype2001
- 编辑:newtype2001
1月16日,经济观察报刊发了独家调查报道《消失的新能源汽车与庞大的骗补产业链》,首次梳理了新能源汽车骗补的大致手段以及触目惊心的现状。
经济观察报记者此前调查了解,目前电动改装车、新能源大巴(6-8米)、微型电动乘用车等几大领域都是骗补的重灾区。骗补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从虚报里程到循环使用电池、低质的组装整车等,贯穿了整个研发、生产、销售环节,可谓是“蛀虫密布”。
该报道一经刊发,随即在行业内引起强烈反应。1月21日,国家工信部向经济观察报报道做出独家回应,表示工信部已经联合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启动相应的调查。“我们已经联合四部委下文,要求地方近期彻底清查此类现象。”1月21日,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同日,工信部网站、官微发布《四部门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宣布启动骗补大清查。
该通知内容显示,此次的核查对象包括获得2013、2014年度和申请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有关情况;核查范围覆盖全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运营企业、租赁企业、企事业单位等新能源汽车用户。
工信部表示,核查将采取有关省份自我核查和选择部分省份现场督查两种方式。自我核查要求有关省(区、市)对本地区财政补贴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情况、新能源汽车用户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并形成自查报告,于2月5日前提交至四部委。
此次核查的内容包括财政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情况和新能源汽车用户车辆运行使用情况。根据通知,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情况主要指车辆的产品续驶里程、电池型号、电池组容量等关键指标。 而新能源汽车用户车辆运行使用情况则包括新能源车辆具体用户情况,推广车辆实际运行情况,用户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商业模式等内容。
针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情况和用户车辆使用情况的调查都直指此前报道所称的循环使用电池以及通过成立汽车租赁公司进行“左手卖,右手买”的骗补手段。1月20日,有媒体报道称,工信部将对骗补情节严重的企业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骗补企业轻则需要退还补贴,重则可能面临被吊销生产资质的可能。”但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工信部确认。
不过,对骗补行为,接近工信部的核心人士表示将严厉惩罚。“预计是按照‘一定要抓典型’的原则,对行业中问题严重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一位核心消息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工信部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对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乱象早有关注,而包括工信部等部委近期也在对如何处理该行业中乱象进行咨询,并听取了相关业内人士的专业意见。
“工信部在近期确实听取了汽车行业专家和行业协会的意见,大家提供的建议是严厉惩罚,抓典型。”该人士对记者表示。
不过,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出现如此大问题,也出乎意料,政府高层在具体惩罚上还有所担忧。“现在正在讨论的是,多大规模清查,清查到什么程度。实际上政府还担心(清查)对正处于幼苗时期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影响不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实际上,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各种问题从两年前就开始暴露。2015年8月,鉴于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骗补情况的严重性,19位院士向国务院联名上书,痛陈长期高额补贴不利于有效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而近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电动车百人会、中国信息中心的部分专家在各个场合痛陈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骗补”行为。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