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还原历史是设计师们常用也爱用的手段之一,尤其是在《文明》这样的作品中,玩家扮演某个文明领袖,参与到一段历史进程中,那种感觉很有趣。
在《文明》最新的DLC《风云变幻》中,一个全新的情景将会引入,官方为其命名为“战争机器”,不过这里的战争机器既不是漫威电影中的那个超级英雄,也并非是与微软旗下那款射击大作的联动。
对历史有些了解的同学应该知道这里说的就是德国,虽然两次世界大战都以失败告终,但当时德国的军队素养、军事科技都处于非常高的水平,整个国家的军事氛围也极其浓厚。普鲁士人像这颗星球上的战斗民族一般,将战争化作燃料,把征服视为目标,驱动着整个国家向前推进。
游戏中这个情景就发生于一战伊始的法德之间,一战的主要诱因是欧洲资本主义强国之间的矛盾,而这其中最尖锐的就是法德矛盾。虽然从起源来看,法德算得上亲兄弟,但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只是想致对方于死地的仇敌。
地缘上二者是邻居,也都是欧洲大国
自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之后开始,二者矛盾逐渐显现和深化。那时候神圣罗马帝国和大英帝国、普鲁士王国等势力因为见不得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崛起,组成反法同盟来干涉大革命,这也是二者首次将矛盾搬上台面对峙。
结下梁子不只靠一次,几十年后的普法战争使矛盾空前的激化。为了统一德国,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意图将法国幕后控制的南德意志四邦国收回,这直接导致了普法战争的爆发。而以团结祖国为目的普军更强一筹,直接攻到巴黎,法军大败。最后法国割地加赔款,屈辱无比。
俾斯麦,一位狠人
时间来到一战前夕,欧洲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伴随着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对煤炭钢铁等资源的争夺,这些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当一战爆发,法德各自知道战斗不可避免,双方便开始积极备战,这就回到了我们前面说到的《文明6》新DLC中的情景。
“德国的任务是占领巴黎,而法国的任务则是阻止德军的进攻。”
一战中的德国与奥匈帝国以及奥斯曼帝国等组成同盟国,法英美俄等则结为协约国。从地理上来看,法德两位邻居很快就能互相找上门开打,但越是近距离对战,越讲究战术技巧,盲目冒进很容易中了敌人的陷阱。准备率先发难的德国想出了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借道比利时,闪击直捣巴黎”。
时任德军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所领导下的德军总参谋部在一战前制定了这个计划,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当时的德国可谓腹背受敌,东边面临俄国的威胁,西边则是虎视眈眈的宿敌法国,如何应对前后的敌人?
因为普法战争的失利,法国痛定思痛,耗费了大量物力在与德国接壤的边境处建立了军事要塞并派重兵把守,使得德军认定其无法从正面迅速击破。又因为俄国幅员辽阔,铁路交通尚不发达,军队发动效率较为低下,法国则可以做到快速动员。于是施里芬决定让德军经过比利时,从侧翼先行进攻法国,绕到巴黎的侧面来占领它,重在一个出其不意,迅速解决战斗。
这时施里芬首要追求的是速度,而非稳固,原因也不难分析,因为只有在快速战胜法国之后,德军才能抽身对付东边来犯的俄国。法俄会在军队动员进度上产生差异,中间这个时间差正是兼顾前后夹击的关键。
据说施里芬的计划便是日后德军著名的闪电战的雏形
不过,这个计划本身有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那就是借道比利时。当时的比利时没有加入任何一方阵营,是受到多个国家保证的中立国,恰好这些承认比利时中立的国家之中就有德国自己。
大批军队进入国土,实在无法视其为正常且友善的行为,比利时想必不可能乖乖就范。而且比利时背后有英国撑腰,进入比利时也极有可能将英国的敌意吸引过来。再者,打破自己的“承诺”,人与人之间都会失去信任,别说是国家之间了,这会让德国在政治和国际形象上遭受严重打击。
施里芬并非没有想到这一点,但在优先级上,解决法国才是最高,况且比利时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形成不了太大的阻碍。成王败寇,胜利者自有时间慢慢解决这些事。在这种军事思维的主导下,施里芬计划还是进入预实施阶段,德军迅速响应,集结大部分兵力准备出师比利时,再行进入法国境内。
另一边的法国也没闲着,游戏中提到的”十七号计划“便是他们的应对措施,这个计划本身旨在夺回被割让给德国的土地。正好因为比利时的中立身份,法军认为德国不会取道比利时进攻巴黎,所以未在己方的左翼,也就是德军的右翼部署太多兵力,而是将重点放在南边对失地的收复。
极简后的战斗示意图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这时看来,感觉德军的豪赌是赌对了,因为双方各自都将兵力集中在了敌方的防守薄弱之处,只是从进攻中想得到的东西各有不同。德军剑指法国首都巴黎,而法军是要先收复失地再截断德军后路。
“计划赶不上变化”,似乎一切变数都可以用这句话来解释。
1914年,一战正式开打,但施里芬没能等到,他在战争正式爆发前一年离开人世。耗尽心血的计划顺理成章过渡到后继者,他的副官小毛奇手中。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1833-1913)
虽然计划被沿用,但因为主导者的更换,对局势看待的不同,导致计划产生了不少的调整。简单来说,本来应该从右翼借道比利时入侵法国的兵力被削弱,并被转移到左翼用于防守。这样的进攻兵力就不再具有绝对优势,相对来说也就难以达到计划原本的理想结果:速胜。
另一方面,法国那边将政府搬到更靠西南边的波尔多,准备进入全面抗战状态,并且军队快速动员。比利时也超乎了德军的想象,有英国作为后盾他们负隅顽抗,大大拖延了德军的行军步伐。而在德军入侵比利时后,英国迅速反应,派出了一支15万人的远征军进入沿海低地国家支援比利时和法国。
这些情况作用到德军那边便是被拉入持久战,长期行军的劳累,导致本就吃紧的后勤补给压力更大,军队士气不高,作战效率相对也就有所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一战快结束才有坦克的正式加入,之前没有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情报战的胜利。法国特务提前截获了德军的这个计划,得知后在兵力部署上做出调整,更好的应对了本就有所变化的德军进攻。
不过仅从战术战略的完善度上来看,法国的十七号计划基本是被施里芬最初版本的计划碾压的,十七号计划只规定了部队的部署以及总体的进攻方向,并未对更基础的战术层面细节进行设计。战时的指挥全由司令部随机应变来完成,从而产生了一定的滞后性,容易延误战机,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如果德军按照原本的计划来实行,将右翼兵力设置的更为庞大,说不定就有可能达成原本速取巴黎的目的,彻底改变一战的格局。
但这一切最后都成为了“如果”,这些变动的抉择确确实实产生了与预想不同的结果。战争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任何看似无关紧要的改变都可能彻底改变战争的走向。
有不少游戏使用了德国赢取一战二战后的世界观,确实很有意思
结果是,德军的计划流产了,而法军的十七号计划本身也称不上成功,只因为实施过程中获得了不少来自外界的助力,从而未能让德军如愿轻取巴黎。
脱离马后炮的视角,其实这场战争还算精彩,双方互切后排的行动皆称得上迅速。一方是强大的“战争机器”,一方则是动员迅速的老牌强国。作为一战的主战场,这场发生在欧洲中心、有攻有守的战争可以称得上是重要的转折点,深深的影响了之后的历史进程。
众所周知,德国在一战中失败了,战后的凡尔赛会议上,法国收回在普法战争中失去的领地,并要求最大限度的赔款,可以说是将失去的东西全部拿了回来,出了口恶气。
从历史角度来看,我们不能单纯的去评判谁对谁错,因为一战本身就是资本主义集团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的非正义战争。战争的双方既不对也不错。只是胜利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利益,而失败者失去了一些。
《文明6》新DLC中的这个情景,便是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上来看待此事。无论在游戏中扮演哪方,从两个角度看待问题,为了胜利而努力,你会彻底忘记立场、利益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想着只要创造一段历史就可以了。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9)3652-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