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大木大木大
2020-06-15
1951年,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短篇集《基地》被出版,足迹尚未踏上月球的人类,已经开始畅想万年后的未来。20年后,一位将《基地》三部曲送上太空的热心读者出生了,他的名字是埃隆·马斯克。在他出生的1971年,美国阿波罗15号的两名宇航员,开始了人类历史上,首次载人月球车的行驶。
太空大航海时代,触手可及。
埃隆·马斯克出生前后的世界历史,进入了有些奇怪的章节。处在冷战期间的美苏,开启了一场太空争霸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激发了人们对太空的向往。各种在宇宙大舞台上演的科幻题材作品,纷纷涌现。毫无疑问,埃隆·马斯克就是被影响者之一。
随着1947年在贝尔实验室,诞生出世界第一个晶体管。晶体管收音机逐渐成为在电视机普及前,人类最常见的现代球探足球比分方式。这个能收听千里之外高频无线电信号,再把它还原成音频信号,播放出来的小盒子,一度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小盒子里传出的不只有新闻。
1978年,BBC电台4频道播放了一部广播剧。如今,这部广播剧的名字,已经成了科幻作品爱好者的至宝。无数科幻题材文艺创作,都会对这部作品表现出敬意,《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银河系漫游指南)》。这一年,埃隆·马斯克还是个8岁的孩子。如无意外,他会听着《银河系漫游指南》的电台,和所有同龄人一样,仰望着星空。
比起如今的风光,埃隆·马斯克的童年并不完美。虽然自小家庭条件优渥,但他父母的感情却并不美满。在埃隆·马斯克9岁那年,他的父母离异。不过,这段并不美满的童年,倒有可能成为他另一个爱好产生的契机,“玩电脑”。
伴随着晶体管的出现,电子计算机开始迅速发展,并从政府、企业使用,逐渐向民众家中普及。1981年,10岁的埃隆·马斯克在家长的资助下,购买了人生的第一台电脑,随后开始自学编程。
开挂的人生各有各的挂。拥有电脑仅仅2年,12岁的马斯克就设计出一款名为Blastar的电子游戏,并且成功将游戏卖给《PC and Office Technology》杂志,赚到了500美金。
人人都会有“第一桶金”,可那些属于天才的“桶”,比普通人来得要早一些。20世纪80年代的500美金,忽略掉购买力的差异,简单换算成人民币后,大约是850元,相当于我国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虽然钱不多不少,但要注意的是,这年的马斯克,才12岁。
成年后的埃隆·马斯克正式开启了“开挂”人生。不过,我们不是要为他写篇成长史,所以直接跳过那些关于他辍学创业的大段故事,直接进入埃隆·马斯克的“船长”时期。
在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那句“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被印刷到书上前,歌手大卫·鲍威于登月1969年,同年推出的歌曲《Space Oddity(太空奇遇记)》在大街小巷回荡。今天,这首歌的歌词“地面指挥呼叫汤姆船长”也成为彩蛋,出现在各种地方,比如《球探足球比分》角色,“飞机”库奇的台词。
谁都没想到,许多年以后,这首歌真的在太空中“响起”了。歌里那个虚构出的汤姆船长,也真的有机会,在广袤星宇中迷失。
2017年12月初,46岁的埃隆·马斯克,首次进入胡润百富榜,他发出这样一条推文“猎鹰火箭将载着我的Roadster,车上循环播放着《太空奇遇记》,目的地是火星轨道。如果不在半路炸了,它大概会在那儿待上10亿年”。
当然,那时基本没人把这事当真。航天运输物资的重量,都是真金白银的天文数字。一辆跑车?那得花上多少钱,又有什么“意义”?
在电影《钢铁侠2》中客串自己的马斯克
2018年2月7日,北京时间4时45分,“猎鹰重型”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发射升空。这不是“猎鹰重型”的第一次点火,但这次,它的乘客确实有点特殊。一辆马斯克本人的Roadster。
很快,这辆车成功进入了宇宙。通过车上摄像机传输的信号,我们可以看到魔幻的一幕。车上穿着宇航服的假人“Starman”一手扶着方向盘,一手搭在车窗边缘,而在后视镜里出现的,是永远不会出现在汽车后视镜的东西——蔚蓝的、美丽的、孕育人类生命的地球。
抛开任何地域和个体的分别,站在人类角度。或者说,站在也许会被几万年后人类,统称为“母星先民”的共同体角度,这无疑是一次浪漫的壮举。在星际旅行还有很长时间实现的今天,一个人把一辆普通的车,送进了一片属于星星的海洋。这辆车将会开启属于自己的一段漫长漂流,不知归期。
如同马斯克自己所言“这既愚蠢又有趣,但愚蠢和有趣很重要”。
今天,我们很难理解那些远古时期的世界奇观,到底是如何出现。它们中的很多,已经成了未解之谜,世界总是有很多未解之谜。而一旦这辆特斯拉,在某个时间和地点,遇到了我们难以解释的奇妙经历,穿越到很多年后。它的存在本身,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未解之谜?毕竟,这只是一辆无法离开地面的载具,却出现在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坐标。
我想,当未来有“人”发现这辆载具里的“彩蛋”,就会理解那些“意义”之外的故事。
先前所提到,1951年的《基地》三部曲,被做成微缩电子版带上车;1969年大卫·鲍伊的歌曲《太空奇遇记》,在车载音箱播放;1978年播出的广播剧《银河系漫游指南》纸质版,以及书中的彩蛋——一条普通毛巾,都是这辆距离地球最远汽车上的“乘客”。
驾驶员人偶的名字“Starman”,是早在1941年出现的DC漫画里,一个超级英雄角色的名字,也是1972年,大卫·鲍伊推出的一首同名歌曲;车内屏幕上显示着《银河系漫游指南》的名句“不要惊慌(Don't panic)”;仪表盘上停着一辆敞篷跑车模型,里面同样有个穿着宇航服的小人;一块刻着SpaceX公司6000名员工的徽章;以及车内电路板上刻着的“来自地球,人类制造(*Made on Earth by humans*)”。
在一次空前的商业广告之外,它确实是本世纪至今,最浪漫的事。
今天,这辆载着很多乘客的Roadster,和我们的距离,已经超出了16亿公里。它与马斯克设想中,进入火星轨道的路线,产生了一些偏差,至今还没能进入“正轨”,在太空中“迷失”。
第一辆进入太空的汽车,可能会被遗忘,但历史不会停下脚步。2020年5月31日,SpaceX公司成功发射的载人飞船“龙”,飞向了ISS(国际空间站)。商业载人航天进入新的一页,翻书人依然名为埃隆·马斯克。
在整出全世界最浪漫的广告后,埃隆·马斯克并没有停下。使用真空管道运输的胶囊载具,可实用于人脑的脑机接口,取缔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计划,如果他所提出的概念全都实现,毫无疑问,人类历史会踏实地前进一大步。
如今,我们再看埃隆·马斯克,看到的是一位成功者,是一个少年技术天才,白手起家直至腰缠万贯。虽然天才成年后的感情生活稀烂,但却牢牢站在了改变世界的队列里。这难免让我们产生疑惑,除了感情,难道埃隆·马斯克的事业从未失败过?
事实上,他总是失败。
为测试太空舱安全性故意爆炸的一艘“猎鹰9号”火箭
2006年3月,SpaceX公司全球首个私人建造的太空商用火箭“猎鹰1号”第一次发射,就宣告失败坠入大海;2007年3月,“猎鹰1号”进行第二次发射,失败;2008年8月,“猎鹰1号”进行第三次发射,仍然失败。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破产压力;特斯拉一直往后延迟的交付日期;社会各界对马斯克个人信誉的质疑;以及就在商业载人历史更新的前夜,位于美国德州的SpaceX星际飞船SN4原型机,在一次测试时发生意外,炸成了碎片。
不过,可能埃隆·马斯克最难过的一道关卡,是父母离异后的十岁那年,在脾气暴躁父亲身边度过的童年时光。以及在那段时光里,买到的一本入门编程知识书。那本书对一个十岁孩子的晦涩,应该不难理解。
也许,有人产生过如我一样的疑惑,支撑埃隆·马斯克,以及那些比他更专注于航天事业,专注于人类未来,付出一生时间的人,究竟有怎样的动力。
后来我看到《银河英雄传说》的开篇,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出场时的第一句台词,仿佛有点懂了。
“星星多美啊!”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9)3652-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