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

图片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店点

2020-12-31

返回专栏首页

作者:店点

原创投稿

评论:
2020年,年轻人‘被代表’的一年。

    对于国内的年轻一代而言,2020年,也许是近十年来,被添加标签最多的一年。

    从五四青年节期间掀起热议的“后浪”,到年末突然从贴吧、论坛等网络社区破圈的“小丑”。半年的时间内,“打工人”、“干饭人”、“做题家”等一个又一个寓意不同的词,成为了不少国内网络用户的代称。据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拥有9.4亿网民,其中,占比最多的是学生,为23.7%,约为2.23亿。也就是说,被这些代称打上标记的,大多数还是年轻人。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一个又一个的标签出现,颇有种“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感觉。前一个标签也许会在狂热几个月后,最终成为无人问津的“烂梗”。但新的标签,又会在一夜之间,突然刷屏整个网络,沿着上一个标签的车辙,继续玩着“昙花一现”的游戏。

    这些频繁出圈的标签,使国内的年轻一代,在2020年的后半段,始终没有脱离网络舆论的中心。年轻人对这些标签的认可程度,更是有高有低。批判、接受、反议、质疑、狂欢,年轻人们转而通过自己的方式,“以标签之名”,展现着年轻一代的真正风貌。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2020年本就是奇幻的一年。而这些标签,让国内年轻一代在2020年的经历,更显奇幻。

    后浪:“风暴”伊始

    2020年,国内年轻一代的第一次“被代表”,当属“后浪”。

    “后浪”,源自其同名视频《后浪》。是B站,在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联合央视,共同发布的一则宣传片。目标直指B站新一代的年轻用户,或者说,国内的年轻一代。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后浪》本身的视频完成度很高。作为主讲人的何冰老师,演讲功力深厚,情感拿捏到位,气氛也烘托得恰到好处。按理来说,制作精良的《后浪》,在年轻一代中引起热议,达成教育的目标,顺便再留个“《后浪》牛逼”的评价不成问题。

    如同预料中的那样,《后浪》的确在年轻一代中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宣传教育的目标也达到了。然而,《后浪》却并有没有留下一个好名声。相反,有关《后浪》的讨论,更多的是一些争论。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争论什么?争论的是《后浪》的内容和素材。

    《后浪》的基调,是以教育和指引年轻一代为主,这个没什么问题。毕竟《后浪》属于央视正儿八经合作推广的宣传片。但整个视频看下来,给网友最大的感受,就是《后浪》展示的年轻一代,与小时候,家长口中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并无二致。

    再加上,《后浪》中选取的素材,大多是类似跳伞、出国旅行、数码产品评测等相对消费较高的活动,而并非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题材。也加重了视频内容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和割裂感。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简单来说,《后浪》中所展示的那些生活和球探足球比分方式,很多年轻人并没有亲身经历过,不具备普适性。因此,很难被大多数年轻人所认同。

    “被代表”了,是很多年轻人在看到《后浪》时的真实反应。如同B站UP主“兔灵TL”在视频《想成为B站的后浪有多难?》中说到的:“我觉得何冰演讲当中说的青年不是我。”而《后浪》想当然地拿着这部分年轻人的生活,来代表了国内年轻人这个群体,就如同“我没有车,我的邻居有四辆车,算平均资产时我也有两辆车”一样可笑。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图源:B站@兔灵TL

    随着网络上有关《后浪》的争论越来越大,不少有关《后浪》的二次创作内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如果说《后浪》漏掉了些什么,那肯定是忘了提当代年轻人的“表达欲”。就像上面提到过的视频《想成为B站的后浪有多难?》,网络上多了一大批解读分析《后浪》的文章和视频。此外,各种有关《后浪》的段子,也成为那段时间,流行在互联网上的有趣谈资。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后浪》提到,年轻一代从小就在自由地探索自己的兴趣,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但是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好好学习——读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才是从小就被灌输的“至理名言”。我们被教育的是“认真学习”,探索兴趣反而是次要的,甚至是被忽视掉的。

    至于《后浪》中展现的那些高品质生活,对于大部分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依旧是可望而不可及。收入,是限制年轻人的主要原因。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来看,作为互联网主要用户的年轻人,大多数人的月收入,还停留在5000元以下。这只是基本满足单人生活水平的数字。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大多数年轻人,根本“浪不起”。

    当视频中的“后浪”,在进行各种高端消费,享受“选择的权利”时,更多的年轻人,可能正在兢兢业业地工作,小心翼翼地处理着生活和社会提出的各种难题。

    “后浪”的标签不适合他们,他们也不喜欢被称为“后浪”。

    对于自己忙碌奔波的生活,年轻人中,一个名为“打工人”的叫法,开始流行起来。

    打工人:从自嘲到变味儿

    “打工人”的出现,有些偶然,有些意外,但却不难想到。

    “打工”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从香港传到内地的“打工”,先是在临近的广州一带风靡起来,随后“一路向北”,最终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词汇。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但“打工”这个词,最初的语境并不是特别好。表面上,这是个中性词,实际上,人们聊到“打工”这个词时,多多少少都带着点贬义的意思。同时期,在外工作的人,可能更喜欢称呼自己为“XX领”,而并非直呼自己是在“打工”。例如,坐在办公室上班的一般称呼自己为“白领”;从事一些体力劳动的工作者,一般称为“蓝领”。

    随着时间不断飞逝,“白领”、“蓝领”这些词,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打工”,却依旧火爆如初。“打工人”更是多次登上热搜,成为当代年轻人的另一个新标签。当然,“打工人”能在网络上引起这么大的反响,那些以“打工人”为主题的段子,起了莫大的作用。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说来也巧,在“打工”一词刚火爆的那个年代,国内也掀起过类似的“打工文学”作品。只不过当时流行的风格是“现代诗”,现在则是段子加上各种有趣的表情包。

    各式各样的段子,集合成为了红遍网络的“打工人语录”。

    “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每一个“打工人”来说,忙碌的一天从清晨开始。在早晨给自己问个好,既是为了收起前一晚的疲惫,也是为今日份的忙碌做好准备。因此,我们能在“打工人语录”中,找到诸多带有“早安,打工人”的句子——就像上班打卡一样精确准时。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打工人”群体基数庞大,每个人的心境自然有所差异。这些也很明显地反映在了“打工人语录”中。仔细梳理这些“打工人语录”,就能发现,其中既有包含“正能量”,把励志和奋斗写在脸上的“鸡汤话”;也有直白地评述普通工薪族生活不易,却依旧不得不为了生活继续打工的无奈心声。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打工人语录”就像一锅大杂烩,将世间冷暖,“打工人”的喜怒哀乐,悉数融在一起。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在“打工人语录”席卷网络的同时,一个很明显的事实,也摆在了我们面前——当代年轻人,已经开始逐渐接纳“打工”这个词,并不再以打工者的身份为耻。相反,“打工人”还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种自嘲方式,成为在生活中遭遇苦闷、挫折时的一种良好解压手段。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依照梗的发展规律,即便是像“打工人”这种引起现象级讨论的热梗,也终有没落,被其他梗替代,回归亚文化小圈子的一刻。但是,由于一些与“打工人”身份并不相符的人滥用梗,最终导致“打工人”,这个当代年轻人用来自嘲的梗,变了味儿。

    例如,一些明星,也称呼自己为“打工人”,从而引起大量网友的质疑。毕竟和收入堪堪维持生活的“打工人”相比,明星的随便一项收入,都够“打工人”奋斗几年了。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一些大牌企业,也犯了类似的错误,活生生将“打工人”变成了嘲讽平凡人的“利剑”。

    不过,滥用“打工人”的大规模发酵,还是在于某UP主,拍摄的一条名为《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视频。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从本质上来说,这则视频,就是该UP主自导自演的一场“真人秀”:一个富家千金来到自家工地,装模作样地体验了一天“搬砖”的生活。如果视频仅仅只是拍摄了UP主一天的所作所为,尚不至于引发后来的舆论风波。真正让网友们口诛笔伐的,还是视频中UP主“精心安排”的某些桥段。

    最典型的,就是在视频末尾处,UP主在收到200元的“搬砖”费后,以“凡尔赛”式的手法,向观众们炫耀起了银行卡中,一千五百多万的账户余额。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结合标题《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很难不让人觉得这个UP主是在故意炫富,嘲讽真正的“打工人”。

    之后,便是大量的网友开始质疑该UP主的用心。连带着,快要“销声匿迹”的“打工人”一词,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很快,该UP主将这则视频的标题改为《早安,打工人!》,最后又将该视频删除。

    如今,不只是这一条视频。如今,该UP主已经将在B站发布过的视频全部删除,只剩下一个“幽灵账号”。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打工人”这个词,已经不再是最开始,年轻一代用来自嘲的梗。在网络和媒体的添油加醋下,“打工人”不仅变味儿了,甚至成了带有歧视性质的词。

    不过,正如之前提到过的,“打工”一开始,也是带有些许“歧视”的意味。这或许是一个“轮回”;抑或者,不少人从骨子里依旧看不起打工。

    “打工人”的热议过去了,但很多人的打工生活却还要继续。

    然而,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干饭人”,又顶替了“打工人”,成为年轻一代的新标签。

    干饭人:无声地来,无声地去

    说“干饭人”顶替“打工人”成为年轻一代的新标签,其实有些不妥。因为“干饭人”的热度远不如“打工人”当初那么火爆。此外,“干饭人”在本质上,与“打工人”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干饭人”更像是“打工人”变味儿后的替代品。

    “干饭人”能在互联网上大面积传播,抖音功不可没——来自抖音的土味博主“诗书达礼之山人”,在短视频中,每当吃饭的时候,都会来一句“干饭了!干饭了!”更有戏剧性的是,在“诗书达礼之山人”说完“干饭”后,他家养的鸡,往往会趁他看镜头时,一把叼走饭上的青菜。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图源:抖音@诗书达礼之山人

    这里需要简单介绍一下,“干饭”实际上就是一种较为狂野的吃饭方式。与传统的细嚼慢咽不同,“干饭”显然更适合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特别是正处于学场和职场中的年轻一代,为了追求时间和效率,走路靠跑,吃饭靠干。

    “干饭人”显然是以一种比“打工人”更加生动、更加接地气的形象来描绘年轻人。毕竟,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是“打工人”,但人却都是要吃饭的。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与“打工人”类似,“干饭人”也有许多类似的段子。

    知名度较高的,有“我们要悄悄地干饭,然后饿死所有人。”、“干饭人干饭魂,干饭人干饭得用盆。”、“没有难吃的食堂,只有坚强的干饭人。”、“干啥啥不行,干饭第一名。”等。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相比于“打工人”放在明面上的无奈与惆怅,“干饭人”显然更加轻松且调皮。“民以食为天”,对于一个人来说,吃饭是维持生命的头等大事。工作的最低需求,不就是能吃上饭,生活下去吗?

    另外,结合之前提到过的,年轻一代的压力和薪资,“干饭”是最适合,也是最容易被年轻人接受的解压方式。

    不管之前经历了多少磨难,人都要吃饭,都要继续走下去。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干饭”后收拾好心情,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后续的生活,这样的场景很容易映射到每个人身上。

    如果不是一个人火了,也许“干饭人”能在网络上再红火一段时间。

    这个爆火的人,叫丁真。

    做题家: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丁真的火与“干饭人”的“退火”,实际上并没有直接关系。但丁真,却是与“做题家”这个标签密切相关。

    聊“做题家”不讲丁真,就像说三国不讲东汉末年,是理不清来龙去脉的。

    简单介绍一下丁真:一个生于四川理塘的游牧民小哥,因为俊俏有特色的长相,加上天真无邪的笑容,迅速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并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在丁真火后,他的家乡理塘也受到了网友的关注,不仅在网络上的热度大涨,搜索量更是猛增620%。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图源:百度指数

    理塘县也是顺势将丁真推荐为“旅游形象大使”。按理说,这是件好事,丁真的爆火,为理塘县增加了流量,还能提升旅游业的收入,是典型的“造福家乡”剧本。然而,后续丁真加入国企的消息,却在网络上引起了大量的争议和讨论。

    丁真的情况比较特殊,特殊在他的文化水平。丁真没有学历,甚至连最基本的汉语都不会。入职后,还需要单位专门寻找汉语老师教学。可以说,丁真是单纯凭着颜值,就轻而易举地进入到国家编制之中。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图源:微博@理塘丁真

    但对于普通人而言,进入国企,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心血,来充实知识储备和学习面试技巧。而丁真却是直接通过“颜值”这条捷径,就顺利地进入国企,多少令网友们觉得有些不妥。

    每一个事件被引爆,背后都会出现一个推手。而引爆网友对丁真入职国企质疑的,是《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做题家”们的怨气,为何要往丁真身上撒?》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做题家”,指的是那些以做题为主,通过大量“刷题”,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人。“做题家”往往为了做题,牺牲掉了诸如交际、开阔眼界的时间,被暗指为“书呆子”。这个词在之前便已经出现,而在《中国青年报》发表那篇文章之后,“做题家”一词被迅速引爆,并带上了更加浓重的讽刺意味。

    在国内,对大多数学子而言,高考一直被视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而想在高考中拿到一个好分数,大量的学习和做题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相信高考和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学子,毫无疑问与“做题家”的描述高度契合。在国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现在,又有多少人,没当过“做题家”呢?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这篇《“做题家”们的怨气,为何要往丁真身上撒?》,刺痛了大多数坚信“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信条的“做题家”。看到自己多年寒窗苦读,夹破脑袋都难以进入的国企,录用了一个没接受过正统教育,仅有颜值和流量的小生,心中的信念难免会受到动摇。

    这与“丁真事件”不久前,曾一度引起争论的“杨超越落户上海”,又有些相似。同样,不少“海归”,行业精英为了落户上海而焦头烂额,杨超越却凭借着所谓的“特殊人才”,轻轻松松地就完成了常人可能要为之奋斗终生的事。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做题家”们抵制的,其实并不是丁真或者杨超越。他们质疑的,是开了这些头之后,社会是否还会继续遵循“高考改变命运”、“学习改变命运”的资格。毕竟《中国青年报》属于官媒,《“做题家”们的怨气,为何要往丁真身上撒?》实在不像是官媒能发出的一篇文章。

    毕竟,就算是以“叛逆”和“不屑应试教育”出名的韩寒,都在十多年后承认,自己当初退学很失败,高考仍然是普通家庭的最好选择。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现在早已不是“读书无用论”的时代。“做题家”也无需因为丁真这样的个例而感到迷茫。

    随着丁真的热度逐渐下降,“做题家”也少有人提。

    年轻一代们,终于等到了自己在2020年的最后一个标签——“小丑”。

    小丑:世上根本没有小丑,或者人人都是小丑

    谈到小丑,网友们可能会想到马戏团里,那个负责装蠢逗笑观众的丑角;也有可能想到《蝙蝠侠》中的那个经典大反派。但或许很少会有人,在聊小丑的过程中联想到自己。

    这一点,却在2020年底,被打破了。时下,“小丑竟是我自己”的表情包,正在互联网上疯狂传播。无数的年轻人,正通过“小丑”的面具,举行着一场盛大的网络狂欢。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人人都在以“小丑”自居。

    细细品味“小丑”的内涵,就会发现“小丑”和“打工人”一样,是当代年轻人用以自嘲的方式。当一个人被现实“重拳出击”,他只要默默带上“小丑”的面具,就能将尴尬和悲伤彻底掩盖,向他人展露出最“天真无邪”的笑容。

    相比于“打工人”,“小丑”的自嘲程度,显然更胜一筹。而自嘲,作为一种需要一定心理素质和情商的解压方式,不仅能他人的“二次伤害”,还能更快地帮助人调整心态,走出低谷。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对于年轻人而言,最容易受到二次伤害,并且急需走出低谷的,当属感情方面。因此,最开始“小丑”表情包的应用,大多都是在感情方面。

    例如,自己帮助喜欢的女生在游戏里上分,却被告知能不能再帮她男朋友上分。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兄弟拉你一起打游戏,你兴高采烈满口答应,却发现兄弟真正的目标,是你熟悉的妹子。你只不过是个“中间人”。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随着“小丑”的梗越来越火,有关小丑的内容也不只是局限在男女间的情感方面。周一要学习和工作的“做题家”、“打工人”们,也许前一秒还在咒骂,后一秒就像小丑变脸一样,顺从地接受着各种指示。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中文博大精深,有些网友已经不再直白地称呼自己为“小丑”,而是利用一些与小丑相关的东西,来暗指“小丑”。并且泾渭分明地将这些描述为“低情商”和“高情商”的说法。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比如,联系童年回忆之一的《数码宝贝》,将Boss“四天王”展示出来,并问你“有考虑成为四大天王之首吗?”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还有一些网友,则化身为“赌怪”,在《斗地主》的最终决战上,询问你“有考虑拿身份证复印一份,去斗地主里炸四个二吗?”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尽管“小丑”这个梗,在年末才开始大规模流行起来。但是在现今的社会上,“扮丑”和“球探足球比分至死”,早已是常态。以网络主播为例,不少主播都以“扮丑”和各种猎奇的事为噱头,来吸引观众。无论是药水哥直播扮“小丑”,还是著名的“老八小汉堡”,都是以“丑”,博观众一乐。

    从“后浪”到“小丑”,年轻一代的“2020标签集”

    将“扮丑”的精髓早已摸透的网友,自然在“小丑竟是我自己”上,格外得心应手。

    或许,当代年轻人,已经习惯独自一人舔舐伤口,将脆弱和柔软掩藏起来,刻意展现坚强可靠的一面。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恶意时,消费自己,球探足球比分大众,往往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1980年,当时的人们就知道了“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更何况现在?

    年轻人:生活还得向前

    虽然2020年发生了太多“离谱”的事,但对于年轻一代而言,它也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节点。过了2020,还有2021在等着我们。

    年轻一代在2020年被打上了各种标签。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能看出年轻人对生活的思考。他们会受伤、会焦虑、会沮丧、会自嘲,但最后,大多数年轻人还是会整理好心态,继续在生活的道路上前进。

    也许,“后浪”依旧在浪尖潇洒;“打工人”仍在每天勤劳地奋斗;“干饭人”为了下一顿饭四处奔波;“做题家”秉持“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继续做题;“小丑”继续玩着“丑角”和“正常人”的无缝切换。

    不过,无论如何,当代年轻人都不会就此停下脚步。

    毕竟生活,无论如何都还得继续下去。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收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分享: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