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个星期前,《雄狮少年》点映开始,网络上围绕着“眯眯眼”的争议,又多了起来。先是贴吧、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围绕着“眯眯眼”美丑的问题的讨论开始增加,进而演变到国产动画的审美多元化问题。然而,这都并非事情的关键,由《雄狮少年》引发的“眯眯眼”节奏,越来越大,最后落在到了是否“辱华”的问题身上。
紧接着,2021年12月26日中午,三只松鼠也因为“眯眯眼”,在微博上为两年前的一则广告,发布道歉公告。在这则广告中,三只松鼠选用了一位小眼睛的模特,整体妆容也以眯眯眼、厚嘴唇为主,看起来颇为接近西方对亚洲人的刻板印象。
并且,在三只松鼠道歉当晚,广告中的模特菜孃孃也在微博上站出来发声,指出“长相都是父母给的,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只是,回应她的,是网友们找出的一系列,她做着西方歧视亚裔动作的图片——图片中,她把两根食指放在眼角末端,用力上提,整个眼睛也因此眯成一条斜缝。而对此,菜孃孃只表示是“舞蹈动作”。
网友的愤怒,并非没有道理。因为这个动作,本就是国际公认的侮辱亚洲人的手势。在2021年6月的世界女排联赛中,塞尔维亚运动员杜尔德维奇,就因为对泰国运动员做出这个拉眼角的动作,被禁赛两场,罚款两万瑞士法郎。
想要深究“眯眯眼”是否辱华这一问题,那么不可避免的,需要知道“眯眯眼”是如何辱华的。它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时期,西方的一种极端民族主义,“黄祸论”。受历史环境影响,这一理论宣扬黄种人对白人具有很高的威胁性,号召白人联合起来,共同对付黄种人。
在这样的“黄祸”风潮中,美国于1882年出台了“排华法案”,禁止华人移民美国的同时,区别对待本土华人。有着“黄祸脸”的经典华人“代表”傅满洲,一个来自东方,不断向西方复仇的黑暗、阴沉、恐怖的反派人物,便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最早出现在萨克斯·罗默于1912年发布的小说《神秘的傅满洲博士》中。
在小说里,傅满洲智商极高,有三个大学博士学位,精通五种语言,善于制作各种可怕的黑科技,甚至能够控制狒狒和毒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恶魔”。并且,他还对西方世界恶意满满,无时无刻不想着破坏整个西方世界。
小说一经发布,便受到了当时西方社会的欢迎。理由无他,在信息技术匮乏的时代,傅满洲几乎符合他们幻想中的东方人的所有特质——神秘、可怕、邪恶、黑暗,因此,傅满洲也受到了“黄祸论”的追捧。在这之后,萨克斯·罗默又相继发布了十七部傅满洲相关的小说,包括十三部长篇和四部中篇,直到1959年系列最后一部小说《傅满洲皇帝》发布后,这部小说系列,才算画上句号。
只是傅满洲的故事,并未止步于此。小说发布后不久,当时的影视公司也注意到了,傅满洲背后的价值。于是,1923年,英国的斯托公司制作了15集的连续剧《傅满洲博士之谜》,傅满洲首次在荧幕中亮相,人们得以更加具体地看到傅满洲的长相——他身穿清朝官服,头戴官帽,长着细长的眯眯眼,以及两条标志性的胡须,整体符合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刻板印象。在这之后,该系列就如它小说原著般开始井喷,一连发布了十四部傅满洲题材的电影,基本上名字格式多为“傅满洲的XX”,进一步确定了这一“东方恶魔”的固有形象。
和所有正义打败邪恶的故事相同,傅满洲在故事的结尾,总是会被主角击败,甚至殒命。但和那些故事不同的是,傅满洲总能在系列的下一部电影中,安然无事地出现,继续以大反派的身份作恶——也正是多亏了勇敢的白人主角们,每一次傅满洲“们”的阴谋,最终都会破灭,女人被救了下来,恐怖计划被终止,西方世界得以幸存。
傅满洲在西方世界的影响,恐怕也比许多人想象中的要大。在德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所提出的“黄祸论”引导所形成的氛围下,傅满洲形象成了诸多西方作品中,负面华人形象的模板。他们天然对西方政体怀揣着恶意,会攻击西方人,抢占他们的土地与女人。于是,他高强度地出现在各类通俗小说、影视剧、动画、流行歌曲以及连环画之中,几乎涵盖了西方文化的所有部分。尽管他只是文化作品中的一个虚拟人物,但20世纪的信息技术并不算发达,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很难不天然对东方产生刻板印象,感到畏惧和产生敌意。
并且,傅满洲在西方的传播,在历史上也同样受到中美关系的影响。从小说、电影诞生开始,傅满洲的热度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这个时期,中美关系开始“回暖”,双方关系有所缓和。美方在中方的强烈抵制下,才不得不取消后续有关傅满洲系列电影的拍摄。然而,这种略微缓和的状态,只持续到了二战结束,在这之后,随着双方关系恶化,美国又掀起了一波“傅满洲”系列电影的高潮,甚至到了在1980年,还上映了一部《傅满洲的恶魔诡计》。
时至如今,傅满洲系列已经不复存在,漫威手中握着的IP,也从傅满洲变成了“满大人”。不可否认的是,傅满洲以“一己之力”,为西方塑造了阴险、恐怖、未知而极具危险性的东方华人形象,成了如同“黄祸论”一般,带着极端民族主义成分的文化符号之一,而其核心属性之一的“眯眯眼”,也同样不可幸免。
然而,随着了解,可以发现真正带来问题的,其实不是眯眯眼,而是西方文化在眯眯眼上的刻板印象。回到东方,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作品中,其实同样不乏“眯眯眼”的存在,例如古代人物画中,人物的眼镜多画为眼形细长、眼位向外延伸的形式,就算解读成“眯眯眼”也并不奇怪;又比如现代国产动画比如《狐妖小红娘》中,涂山二当家的涂山蓉蓉,也是不折不扣的眯眯眼。
可以看出,虽然大眼睛是主流审美,但不论是古代的妆容,还是近代的动画,都不至于给人“丑”的感觉。甚至在许多动画作品中,“眯眯眼”除了作为人物特征,还被用来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放在二次元作品中,可以理解成“眯眯眼都是怪物”。
它指的是,在许多动画作品中,如果登场的人物是眯眯眼,看起来幽默风趣且腹黑,平时默默无闻人畜无害,那么这个人物大概率隐藏了某种实力,并且会在“睁开眼睛”的时候展现出来。像上文提到的涂山蓉蓉,就属于这一类型的角色。
“眯眯眼”无疑只是一种单纯的人物特征,但在《雄狮少年》、三只松鼠,以及二次元作品之间,它却被套上了不同的文化符号,而两者之间的差别,其实便是美与丑之间的争论。现在提到的,不论是三只松鼠广告中模特的妆容,还是《雄狮少年》的人物设计,都与主流审美相悖,也就是对大多数人而言,这都意味着“丑”。网友会认为其带有“丑化”的嫌疑,并不奇怪。而这个要素与本就带有刻板印象的“眯眯眼”组合在一起,推导出讨好外国审美的判断,也并不意外。
而围绕着“眯眯眼”是否辱华的问题,就此展开。
不论是《雄狮少年》动画中的眯眯眼,还是三只松鼠的眯眯眼妆容,对大多数人而言,都称不上好看。于是,站在正方立场的网友,认为这两部作品都是在利用眯眯眼,刻意丑化,并以这种形式来贴合西方对华人的刻板印象,迎合对方的“审美”,不但自降身价,还进一步加深刻板印象,所以这是一种“辱华”。
而反方的网友,则认为“眯眯眼”不过是人物特征的一种,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过于因此上纲上线,未免显得有些文化不自信。并且,他们指出大眼睛为美的主流审美,同样来源于西方,提倡大眼睛审美,而一味的否认小眼睛,这不仅是一种不平等的歧视,更是对传统文化审美的否定。
显然,双方各执一词,且都有各自的道理,特别是当上升到了关于美与丑的审美话语权问题上时,话题往往便已经失去了讨论的余地。
我们无法因为“眯眯眼”,而断定一部作品不是好作品,它本身只是作品本身众多的属性之一。而究竟是否主观故意迎合西方审美,也并非是单纯能靠讨论,便能得出的一个结论。
然而,就像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当一部作品完成时,它就和创作者没有关系了,剩下的就交给观众去体验”,不论创作者在眯眯眼问题上,究竟是否出于主观故意,观众都有基于自己立场解读的权利。那么,当本就带有歧视华人含义的“眯眯眼”和与主流审美风格相悖的设计,也就是“丑”的设计,两者一同出现的时候,便如同是在向对海鲜过敏的人,强调海鲜有多好吃一样,只会让观众认为这是在丑化华人,进而遭到他们的抵制与反击。
毋庸置疑,“眯眯眼”本质上只是一种人物特征。因此,真正出现问题的并不是“眯眯眼”——观众并不在意“眯眯眼”,他们在意的是作品里的“眯眯眼”,是否做得好看,在意的是作品是否真的在将“眯眯眼”以丑示人。换而言之,在现有历史文化环境下,一部作品可以做“眯眯眼”,也可以做“丑”,但这两个要素并不应该结合在一起。
因为是否“丑化”的推论,并不由创作者决定,而是由观众决定。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9)3652-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