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难向你形容,自己第一次听到“飞翔荷兰人”时,心里想到了什么画面。
彼时的我还是一介小学生,尚未习得“荷兰”这个国家概念,便错把“飞翔荷兰人”听成了“飞翔河南人”。于是,我只能根据籍贯河南的道家创始人“老子”,在脑海中大致拼凑出了一个“仙风道骨,御剑飞行”的老者形象。
后来,我才通过动画片《海绵宝宝》,对“飞翔荷兰人”的概念有了一个还算正确的认知:一个被过去束缚,周围散发着绿色光芒的幽灵船长。除了能召唤幽灵船,喜欢吓唬人外,睡觉时还要给灵魂尾巴穿上小袜子。这么一看,这个老顽童还怪可爱的。
但在现实历史中,“飞翔荷兰人”在近代海员心中的形象,就没这么讨喜了——“飞翔荷兰人”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谐星幽灵,而是一艘神出鬼没的死亡航船,一个不愿在摇晃的甲板上眺望见的梦魇。
关于“飞翔荷兰人”的故事有很多个版本。1795年,乔治·巴林顿在《Voyage to Botany Bay》(航向植物湾)一书中,第一次以文字记录下了有关它的描述——
据说一艘荷兰军舰在好望角外遭遇风暴失事,无人生还。而幸存的同行船只返航经过同一地点时,再度遭到风暴袭击,且船员们在夜晚中看到了失事船只的幻影。
自此之后,又有多次类似的目击事件,这也让这艘失事船只的故事火速传开,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添油加醋,杂糅各种元素进入故事里,最终成就了一艘终生在海上漂泊的幽灵船。
“飞翔荷兰人”的传说,就这么不胫而走。
时间步入现代后,似乎再也没有海员目击到过“飞翔荷兰人”的踪迹,但无论“飞翔的荷兰人”是否真实存在,这个传说本身已经烙下了一个时代的印记——荷兰在17世纪身为“海上马车夫”,几乎垄断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
“飞翔荷兰人”的传说也化作了一个文化符号,一直飘荡在各类文化作品的海洋中。
比如,《加勒比海盗》中就有经过艺术加工的“飞翔荷兰人号”,其船员形象都是半人半海洋生物的怪物?,喜欢让来者用自己的灵魂下赌注。
对我来说,误认“飞翔荷兰人”倒成了童年里记忆比较深刻的一件趣事。后来,我开始对各类海上文化及船舶知识感兴趣,以及入坑了《碧蓝航线》,兴许也是受了“飞翔荷兰人”的影响。
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在多年以后,冥冥中促使我入坑《碧蓝航线》的“飞翔荷兰人”,竟然以另一种形式在游戏中实装了。
《碧蓝航线》在即将到来的八周年之际,加入了全新阵营“郁金王国”——而它的设计灵感,正是源于荷兰渊远的海上文化。
记忆中的那艘幽灵船,时隔多年再度飘荡回了我的心头。
其实,“郁金王国”阵营的推出也属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早在去年的“幻梦间奏曲”活动剧情中,黄鸡就曾经埋下过伏笔。
而在近期活动“樊笼内的神光”的剧情中,指挥官也应邀赴约,为“郁金王国”阵营的登场,留足了噱头。
其实,这也不是《碧蓝航线》第一次扩充舰队阵营了。不论是早期的“北方联合”,还是后来的“飓风”,又或是基于游戏世界观构建的“META”,都是《碧蓝航线》在后续更新中一路扩充的。你能从这些阵营的风格设计上,看到蛮啾对扩充阵营的设计一贯用心,以及打造世界观的严谨态度:代表前苏联的“北方联合”精诚团结,成员中充满了理想主义者;基于角色异画风格的“META阵营”深度结合了背景故事,在人设和舰装上带有基于“META化”这一概念的独特设计语言;而带有克苏鲁元素的风帆船“飓风阵营”,则有几分海上传说的神秘氛围,是人类早期征服大海的象征。
同时,舰船们的技能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其历史原型的“战绩”。比如,被称为“灰色幽灵”的“企业”,曾多次在战斗中遭到重创,但最后均通过高效管损快速恢复战力,继续投入战场。“LuckyE”的效果,正是根据“企业”这段传奇经历设计的。
这次“郁金王国”阵营的技能,说不定也会结合其历史原型的表现,围绕“陆基空袭”和“迷彩伪装”来做文章。
“亚伯拉罕·克里恩森号”通过伪装成小岛,成功躲过日军的侦查
当然,《碧蓝航线》对阵营和角色的塑造,并不是简单地往人设中塞入几个常见的刻板印象,就草草完事了。你能通过游戏剧情感受到,陪伴自己一路走来的舰船们,都被塑造得有血有肉。
没错,《碧蓝航线》在过去关注度不高的剧情,也在近几年有了很大起色,甚至成为玩家社区讨论度很高的一大亮点。
从腓特烈大帝联合不同阵营吹响反攻塞壬的号角开始,《碧蓝航线》在世界观中布局数年的伏笔慢慢揭开——余烬亦敌亦友的身份、塞壬进行实验的原因,以及心智魔方和“X”的秘密,正逐渐浮出水面。
另外,一些支线剧情也同样精彩。比如,“皇家财富号”的剧情我个人就相当喜欢——通过叙事诡计,“皇家财富号”和指挥官跨越时空所建立出的羁绊,让包括我在内的许多玩家在看过剧情后,陷入“意难平”中久久无法自拔。
有了珠玉在前,我相信这次“郁金王国”剧情也会同样引人入胜。
当然,严肃的主线剧情固然很精彩,但“港区”世界线的温馨日常,也同样值得一品。在这条和平的世界线里,没有任何“黑深残”,你可以尽情地在港区中和各个阵营的少女们,展开欢快的温馨日常。
上线八年时间后,再回过头来看,《碧蓝航线》之所以能让新玩家不断入坑,以及包括我在内的老玩家们一直玩下去的最重要原因,不单单在于游戏本身。官方对玩家诚恳的态度,同样是让玩家们能放心玩下去的重要一环。
我经常能在社区看到这样一句话——《碧蓝航线》的运营真的没话说。在《碧蓝航线》长达八年的运营时间里,玩家和官方也难免有些磕磕绊绊,但蛮啾每次收到玩家反馈后,就能立刻改进优化,这长达八年的坚守,真的弥足珍贵。
另外,《碧蓝航线》作为一个老游戏,玩法底层虽然受限于旧时代,但是在多年运营中,蛮啾直接把繁杂的系统减负成了“官方挂机脚本”:连续自律作战、科研列队,以及内置的“抄作业”装配代码等功能,让我在成为“打工人”后,还可以轻松跟上游戏的进度。
一些玩家额外需求的功能,蛮啾也会尽量满足。比如,邮件独立的资源仓库、特殊邮件的补发机制、META船的独立船坞、增加秘书舰队列等。
除此以外,蛮啾还通过不断添加新玩法,尝试为玩家们带来新的体验——满足很多指挥官“养女儿”心愿的“养成计划”,还有能让指挥官和少女们亲昵互动的“3D宿舍”,都在上线后获得了很多玩家的好评。而最重要的是,这些新玩法没有活动时间限制,只是一个“可选项”,并没有强制玩家去主动消费。对像我一样的“老咸鱼”来说,我们可以自己选择是否消费这些新内容。当然,能和自己喜欢的少女互动并建立羁绊,还是很“香”的。
可能正是蛮啾这种认真做内容积累的态度,才得以让《碧蓝航线》顺利走过八周年,积累了下了一批忠实玩家。
正所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作为一名老玩家,我一直把八年来《碧蓝航线》和各位指挥官共同走过的风风雨雨,看在眼里。
但说实话,回顾完这八年时光后,我很难回答《碧蓝航线》对我意味着什么。
《碧蓝航线》对我而言,可能已经从单纯的游戏,变成了一种“习惯”,变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就算在“咸鱼期”,每天光上线看看港区里的少女们,我心里也会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从第一次选择“拉菲”,到第一艘彩船的实装,再到如今各个阵营的百花齐放,港区已经变成了一个有着几百位成员的大家庭,我自己也已经从一届学生,变成了如今的打工人。港区的少女们陪我走过了八年,我也在这八年时间里,见证了舰船们在各种意义上的成长。
而我相信,我们还将互相陪伴,继续走过下一个八年。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9)3652-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