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

图片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有史

    前不久,我正打算像往常一样,打开一个又一个的互联网粪坑大快朵颐,并不断把史搬到朋友脸上,让他们吵着要我交搬史税时,我却突然发现,那个最大的粪坑不见了——或者说,粪坑爆炸了。

    所谓最大的粪坑,就是名为“4chan”的匿名论坛。可能有的朋友知道这个论坛,也或许压根没听说过4chan的大名,但它对整个互联网的影响,都是深远且持久的。它发源于21世纪初,并影响着这个新世纪,而要了解它是什么,或许要从4chan的诞生开始聊起。

    如今,有一股奇特的风潮,就是怀念那个千禧年代,怀念那个被称作Web2.0的网络时代。仿佛那个时代的互联网充满了美好,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真挚的,一切都显得朝气蓬勃。近些年来再次翻红,并火爆各种领域的Y2K风格,正是对那些元素、精神的重新发掘。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高饱和的颜色、金属镭射的质感、极端的对比渐变,这些抓人眼球的设计风格既有对未来的憧憬,又带有不少的科幻要素。在世纪之交,空山基的艺术风格被无数人追捧,而前阵子,空山基的展览也确实成了网红级别的艺术——虽然听起来有些贬义,但其翻红与出圈的状态,却是毋庸置疑的。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当时,这种潮流是世界性的。1997年,电影《第五元素》上映,科幻的主基调奠定了对未来的憧憬,衣物上的反光质感设计,也是对“太空潮流”的一种回应。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在中国,199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那英与王菲合唱了一曲《相约一九九八》,歌词充满对时代的歌颂——但更引人瞩目的,还是背景中的伴舞。镭射风格的服装与不明意味的透明圆球,在那时显得格外先锋,也格外Y2K。这些要素在舞台上闪闪发光,人们同样相信,未来也会闪闪发光。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彼时,闪闪发光的还有互联网精神。随着Web2.0的发展,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行为,逐渐开始由“看”什么,转变到“说”什么。互联网正式开始向普罗大众展现它的去中心化特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从未如此之近过,一批又一批网站,也开始崭露头角。自由、开放、共享等精神,逐渐成为通行的规则,为更多人所知。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叫西村博之的日本人,于1999年创立了名为2ch的网站。2ch并没有成熟的BBS架构,仅仅由无数留言板组成,用户发帖实际上是在创建讨论串,并让其他人在讨论串里交流。虽说类似的技术有些简陋,但在那时候,这样的架构就已经能够满足日本网民们的交流需求。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于是,2ch逐步成为无数网民讨论动漫、亚文化的网上家园,无论何等身份,都能够在这里匿名表述自己的观点,也衍生出了无数黑话暗语。这些黑话暗语往往具有时效性,倘若过上几年再看,或许就会有一种稍显过时的滑稽感。如果你现在去玩《命运石之门》,并注意其中某位角色私下里的网络形象,那恐怕就会有一种回到二十年前的错觉。

    但2ch毕竟是日本人的网站,即便以共同的网民身份集中了形形色色的人,可语言上的障碍还是会使其圈地自萌起来。受2ch的启发,Christopher Poole在2003年创办了4chan。它与自己的前辈2ch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讨论ACGN,同样讨论各类亚文化,也同样以匿名与自由闻名于互联网。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这样的自由,也可以被称为“互联网精神”。它是自由的、开放的、共享的,也是网民们自发组织的、很少包含商业行为的理想主义精神。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所诞生的许多论坛,都包含类似的精神。无论是2ch、4chan,还是中文互联网上的猫扑、天涯,这些早期的类论坛或论坛式网站,都用“互联网精神”凝聚了一批网民,最终孕育出种种不同的文化。

    而4chan所孕育的文化,则让我们在如今对它的评价,变成了粪坑。起初,4chan的确以讨论ACGN为主,但随着网站用户群体的壮大,再加上网站匿名机制的特殊性,就让网站的讨论范围变得愈发壮大。因此,也诞生出越来越多的首页板块,像是/a/版讨论日本动漫、/v/版讨论电子游戏、/soc/版讨论涩涩,以及臭名昭著的/b/版,无所不言般地锐评一切。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说实话,4chan上的网络巨魔行为实在是太多了,无论是谣言传播、喷子对线、神人行为,还是各种违法犯罪,你都能在上面寻觅到各路网友进行自己的分享。这里就简单分享几个案例——口味清淡的。

    请注意,以下行为切勿模仿。在4chan上,流传过一个科学小实验:“如果你把胶带缠在勺子柄上,再用打火机加热勺子头,那么胶带就会作为隔热物,防止你被勺子烫伤,不信可以自己试试看。”但实际上,当你真去尝试这个实验,胶带就会在被加热后融化,并把你的手烫伤。可以这样说,这则实验就是“北方冬天的铁栏杆是甜的”和“往嘴里放灯泡”的另一种形式,虽然听起来不像什么正经操作,但架不住就是有好奇心旺盛的人真的会去尝试。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要是你觉得这还不够自由,也能找到更离谱的案例。2009年,一位4chan用户在自己家中找到了一枚手榴弹,他将这件事发布到4chan上,并问大伙:“我应该拿这玩意干啥?”在众多匿名乐子人的拱火,以及他本人打算将手榴弹扔进马桶的神秘操作后,这位用户杳无音信。直到一段时间过去,有人发现危地马拉的报纸上刊载了一篇新闻,一位17岁男孩死在了自家浴室中,死因是手榴弹爆炸。这条新闻也被上传到了4chan,但由于论坛的匿名性,这一切都只能成为谜团——没人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如果你对这种4chan论坛上的神人行为感兴趣,那你大可以前往视频平台,搜索“4chan粪海狂蛆”,或直接在YouTube上查看一位名叫Piney的油管主的视频,这里就不过多表述了。毕竟,其中的极端言论实在太多,很难在这里表述出来。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顺带一提,头图上那个小马罐子,更是说出来能让人呕吐三天三夜的玩意,希望大伙别因为我这一提而被激起好奇心,然后迫不及待地去一探究竟。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让我们再回到4chan本身,种种离谱事迹与极端言论让它进一步出圈,匿名性与英文互联网社区的结合,使自由与开放在这里显露得淋漓尽致。这样的环境有利有弊,虽然充斥大量极端内容,但也使其极度活跃,从而诞生出不少值得一提的亚文化。

    水满则溢,更何况每24小时就会清空一轮的4chan论坛?当一个有趣的东西在论坛上出现,它的流传必然不止于论坛。更多二创作品自然会出现在其他网站上,并进一步发展下去,直至没人知晓它的最初出处。但要是把那些来自这个论坛,并以此为源头流传到互联网每一个角落的热梗列举出来,一定会有不少人发出“这下看懂了”的感叹。也可以这样说:如今互联网上那些流传已久,或者时而翻红的亚文化,多半都有几分4chan的影子。

    2007年,一篇“伪科学文档”式的文章发布在4chan论坛上,随之发布的还有一张不明意味的图片,某种酷似花生的形象呆呆地站在房间一角,诡异的氛围与外表令其充满不祥——直到未来的某一天,它真正被追溯成某个亚文化的起源时,人们才知道,这本是日本艺术家加藤泉的雕塑《无题2004》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荒木经惟与雕塑《无题2004》——为防止各位读者直视它的眼睛,特地截取半身照,快说谢谢三大妈

    如今,人们叫他“■■■-■■■”,这篇最初的“伪科学文档”,也成了网络共创怪谈的奠基之作。当下的■■■系列,在全球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诞生出不少独立的分部,从网络共创到游戏改编,它已然成为互联网上的庞然大物,也是Web2.0时代留下来的丰硕遗产。

    除去这种以一张图片、一篇文章为引子,让无数网友在共创中一砖一瓦地构建出的亚文化,4chan也诞生出无数表情包,它们同样被沿用至今。

    2008年,4chan随机版,也就是/b/版上,出现了一幅吐槽生活中琐事的四格漫画——具体来说,就是拉屎时被水溅到的感觉。顺带一提,提前在水面上放点纸就可以避免这种现象了,这是今天的三大妈小妙招。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这类吐槽生活现象或讽刺某些行为的漫画,被称为“Rage Comic”,自这张“马桶溅水”漫画流传开来后,便诞生出了不少类似的粗糙漫画,而如今,我们则一般称之为“暴走漫画”。一开始,这类漫画便在4chan上充满了共创色彩,在爱好者进行中国本地化以及更多商业化后,也开始衍生出更大的规模。

    这同样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非商业化的互联网精神,终归会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被人拿去商业化。即便它一开始是无序的,是解构的,但随着越来越多因素的加入,注定会变得有序,并逐渐无趣起来。

    来自漫画的表情包,当然不只有暴走漫画。2008年,名为“pepe”的青蛙漫画开始在4chan上流行。网民们对这个看起来很魔性的青蛙青睐有加,更重要的是,这张流行的青蛙漫画,正体现了4chan所隐含的互联网精神——真实、荒诞,且百无禁忌。为什么pepe上厕所要把裤子完全脱下?别问,问就是“感觉很爽”。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这种爽感进一步延伸,但没过多久,它就不爽了。互联网的共创性使这只青蛙在网友的大手下失去了笑容,悲伤青蛙就此诞生。4chan网民们乐此不疲地玩着pepe梗,并将其与更多东西结合在一起,或是游戏,或是二次元,或是生活。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直到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pepe被赋予了一丝别样的性质。要知道,在4chan上,是既极端又无所不能言的,这就让其中的政治话题显得格外令人瞩目。当话题从4chan流传到更广泛的网络平台上,就会有更多人注意到极端言论,甚至于总统候选人。在当时,特朗普也注意到了这只悲伤蛙,并亲自为其赋予政治色彩。最终,彻底使悲伤蛙在美国总统大选的互相攻伐中,沦为了仇恨符号。以至于最初的漫画作者,都选择让pepe走向死亡。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这样一看,暴走漫画那样的“被商业化”,倒是比悲伤蛙这样的“被政治化”要温和不少,但都殊途同归——

    走出了4chan的亚文化,就不再是4chan的亚文化了。

    虽说4chan时常能引发各种讨论,乃至在商业与政治上间接取得成绩,可它本身却注定没法做到盈利。毕竟,本质上它也只是一个匿名论坛而已,能够盈利的点,只有广告。或许是因为类似的原因,2015年,Christopher Poole便将4chan出售给了西村博之——你可能会对这个人名有印象,没错,那个创建了2ch的人,正是他。

    于是,自2ch而来的4chan,最终又回归了2ch。

    这倒不意味着4chan会发生诸如“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之类的事件,匿名论坛还是那个匿名论坛,即便换了个所有者,里面的嘴臭老哥还是同一批。那里不需要蒙古上单,因为人人都是蒙古上单。只不过,上单们面临的冲击,又上了一个台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从4chan走出的亚文化,也开始诞生全新的传播路径。进入视频时代后,视频与短视频的形式更能为人所知。而另一项来自4chan,以视频与短视频为媒介,在各大视频平台发扬光大的亚文化,也就此诞生。

    让我们把时间跳转至2019年。此时,一张照片被上传到4chan论坛。人们对这张看起来很诡异的照片评头论足,并充分发散思维,通过网络共享创作,最终搭建出一个有趣的世界观体系,以及围绕其上的,引来更多网友加入共创的新兴亚文化。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这张照片,如今被称作“Level 0”,这个亚文化体系,如今被称作“后室”。你可以看到,现在的许多后室相关视频,在YouTube上动辄获得千万播放,大量游戏以此为设定,并在前几年像下饺子一样不断推出,虽然算不上大爆,但也能让后室在全网一再出圈。

    但在互联网上,讨论后室相关话题最多的地方,是Raddit;发布后室内容最多的地方,是在各大视频与短视频网站。得益于网民数量的进一步增多,任何有趣内容总会以一种奇妙的速度传遍全网,最终脱离那个本来的出处,那个最大的粪坑,也是最大的灵感汇聚地——4chan。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而那些很少被传播出来的东西,自然是让4chan被称作为粪坑的那些讨论,它们抽象、荒诞,它们恶臭、阴暗,很难在互联网上进一步传播。不过吊诡的是,如今的互联网上,的确有不少人(当然也包括我在内)乐意“赤石”。这就让类似内容的传播有了一定的基础,没准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神人内容也会开始引发新的潮流。

    但就在这种趋势进行的过程中,却突然传来噩耗——4chan被黑了。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作为发展了二十余年的匿名社区,它遭受过商业化冲击、遭受过政治化冲击、遭受过视频平台冲击。而如今,它遭受的却是更高维度的冲击——黑客攻击。

    就在今年的4月中旬,4chan遭受了一次史无前例的黑客攻击事件,随后,大量管理员惨遭开盒,个人信息被挂在网上,而4chan论坛在这之后也无法登录。面对黑客攻击,其实4chan确实有些束手无策,毕竟“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网络喷子再怎么能喷,被黑客堵住嘴也没法说话了。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网友们一时间众说纷纭,在捕风捉影下,还冒出许多“4chan已死”之类的言论,似乎这个运营了二十余年的互联网垃圾堆,即将迎来了它的死亡一样。

    但这次攻击,估计跟4chan本身的气质一样抽象。

    黑客操控4chan后台,将一个废弃的版面重新上线,顺带在这个废弃版面上做出了“你被黑了”之类的宣言,主打一个极致挑衅。根据PC Security Channele在YouTube上复现的方式,黑客只需要向4chan论坛上传一个文件,便能轻易窃取到后台数据,并随意进行网络攻击。由于4chan的后台过于古早,因此这一步骤能够通过上传恶意PDF文件来巧妙完成。而我们只需要知道,4chan如今已经无法登录这一点即可。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在这次黑客攻击事件后,4chan的难民基本涌入了Raddit的相关专题下,但仍无法像在4chan里一样畅所欲言——毕竟,Raddit可不是匿名的。

    于是,离开了4chan的4chan用户,也不再是网络巨魔了。

    但我们并不能给这件事下一个盖棺定论的评价——因为,4chan的生命,其实并没有在被黑后就彻底结束。

    2025年4月24日,4chan官方账号在X上发布了一条模棱两可的推文,似乎在对一篇名为“4chan已死,他的毒害到处都是”的文章予以反驳。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同日,登录4chan时也会看到这样一行字:See you soon!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而在一封内部信上,也有来自GrapeApe的通知:“仍有更多工作要做,而且在网站恢复运行后,可能还会偶尔出现停机情况……过程中肯定会有阻碍,但我们和大家一样想念4chan,会尽一切所能尽快让网站回归。”

    几天后,4chan再度上线。外网的巨魔们找回了属于他们的家。一切如旧——除了漏洞之外。

    说实话,这倒是挺让人感慨的。即便4chan上有那么多极端言论,充斥无数网络巨魔,也算得上是货真价实的网络粪坑,但它仍像是一艘承载无数旧时代网民的航船,就算偶尔受到冲击,但只要最核心的东西不变,它就还是那艘船。那个最核心的东西,便是自由、开放、包容、共享的互联网精神。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论调,叫作“互联网精神已死”——但从4chan的故事中,你也能看出,其实它并没有死,只是更小圈子化了而已。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因为说到底,这个互联网精神的内核,还是“真诚”。虽然未必是内容上的真诚,但形式上的确很真诚。要骂就直截了当地骂,要夸就毫不吝啬地夸,无需任何掩饰——这在现实中很难,但在匿名性极强的互联网,或诸如4chan这样的网站上,却相当容易。更进一步地说,开放、包容、共享,这些互联网精神所阐发的,不仅仅是4chan里无数恶臭的东西,也不仅仅是引人遐想的各种亚文化,还包括善良——而这在如今的互联网上,仍旧是能够寻觅得到的东西。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将其带到网络上,也是一样。

    就像是我最近在网上刷到的一个留守女孩——为了避免类似小奈事件的重现,这里我便不具体指明。她默默分享自己的生活,网友们也不断给予她关心,提供各种经验与建议。与此同时,女孩保持着初心,拒绝来自网友们的过分关注,与各种“投喂”。总之,在这个偏安一隅的小角落中,无数来自陌生人的礼貌与善良并存,互联网的意义真正实现了。

    正手18禁反手种族歧视的巨魔论坛,是连黑客都炸不掉的网络粪坑?

    即便我曾写过无数锐评互联网之混沌、球探足球比分风气之下限的文章,但我无法否认的是,曾经那股精神仍旧活在互联网上,只是需要仔细寻找。而它带来的效应,同样一体两面——我并不否认4chan是个粪坑,但他仍显示出了某种古早的精神,其中自然有着好的一面,用一种比较绕的说法来看,那就是:当初的互联网,美好又混沌;如今的互联网,混沌又美好。事物总是这样,当你觉得它一成不变时,它总会无比多变;当你觉得它捉摸不定时,却又突然变成了能够叙旧的老友。人们无需怀念旧时代,因为旧时代早已过去,同样无需畏惧新时代,因为新时代还未到来。如果要我给出一个最终的结论,我会这样认为:不光是4chan,其实更多带有互联网精神的东西,也会时常复活——因为它们本就没有死去。

    或许,这就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吧。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收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分享: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