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

图片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神堡薛师傅

2025-07-17

最遭恨的中间派

    按照原计划,这本来是一篇蹭热度的稿子。但回去看了眼《超人》在国内的惨淡开画——恐怕我要跪求银河老师,才允许我“败这个家”。

    说来丢人,13日在影院的那晚,我确实是又掉小珍珠又冒鼻涕泡。但朋友圈有人问我是否值得看,现在我的回答只能说:不推荐。毕竟,同样的事情九年前也曾发生过,哥们掏巨款买了四张电影票,非常有信心地请全寝室人去看《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观看前,兴奋地给兄弟们介绍漫画设定,恨不得要说你不看美漫都白活。结果看完得到的回应,却是“为什么大超和老蝙蝠都有个叫玛莎的母亲?”

    很尴尬。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是的,我是一个超人粉丝。当你成为一个粉丝时,就很难客观地去评价一个作品——这或许听上去就跟饭圈无脑支持“哥哥”的电影票一样,但实际上,个人倒并不完全反感这种说法。因为,美漫是一种拿“角色”当核心,不同作者为其打工、将其热捧的商业模式。它吃的就是粉丝经济,只是相比饭圈,它更像皮套人的那个领域。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我的漫画

    目前,互联网上关于《超人》的评价,就很难说没有受到粉丝团体的影响,但事实上确实割裂成了两派:一派是前朝导演扎克·施奈德”的支持者,代表作品《超人:钢铁之躯》《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与《正义联盟》;另一派则是新导演“詹姆斯·古恩”的拥趸,他是从漫威跳槽过来的,知名作品《银河护卫队》三部曲、X特遣队:全员集结》,以及《和平使者》。

    现在的问题是,因为扎克·施奈德时代的电影商业表现不及预期,前朝的DC电影宇宙已事实上的死掉而敌台过来的古恩,却又擅长当时DC粉丝最看不上的“合家欢”风格——于是,转型期必然有争吵。这就相当于G胖把《DOTA2》的冰蛙踢掉,取消反补、允许20投,或是索尼请宫本茂过来,搞所谓“妇孺机”:如果你是传统派的支持者,换你也会不高兴。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后面已经不是在讨论电影了

    只是比较可笑的是,每次在这种争吵中,总有人会拿“是否尊重原作”来说事。可超级英雄漫画之所以能风靡100多年,而不是像大部分日本漫画那样完结后就再无消息,原因正是不同的作者在“角色”打工,是集体创作——它允许不同的作者,把自己的风格注入IP。

    否则的话,60年代最受漫画迷和电视观众喜欢的其实是喜剧搞笑版“蝙蝠侠”,80年代那些伟大的作者去写《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致命玩笑》这些更成人化的作品时,是不是也有帮人在那喊OOC——“不符合人设,蝙蝠侠不应该那么阴郁”?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按理说,这种对“改编自由”的探讨,值得单独开一个话题才能聊清楚。但只要一个例子,就能让很多人理解我所看到的画面——就是去年一批的原著党,对《黑神话:悟空》的批评。

    但实际上,从西夏榆林窟壁画中的西域和尚,到元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荒淫吃人的“通天大圣”,再从《西游记》中封建说教意味的“由妖成佛”,到新中国“反封建反压迫”为主题的动画《大闹天宫》——正是一代代写书人敢于二创、大胆二创,孙悟空才变成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样子。包括哪吒、白素贞等形象,亦是相似的发展过程。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那么我可以抛出个暴论一个形象如果想要长期保持活力,新的创作者就应该在保留核心精神的前提下,对原作大胆蹂躏。更何况,大部分超英电影的改编,都能找到漫画原型,而所谓“原著党”互相争吵的设定矛盾……要知道,他们看的甚至都不一定是同一个宇宙的同一部作品。

    “有些人读《战争与和平》,并认为那只是个单纯的惊险小说。另一些人看口香糖包装纸背面的成分说明,就解开了宇宙的秘密——很多时候,你在网上看到两派粉丝吵吵,在争论某作品好坏时,他们其实并不是在争《战争与和平》还是“口香糖包装纸”,而是在争哪边是看不懂好作品的傻缺,哪边是一眼能看懂宇宙秘密的天才。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话稍微说得有点重。如果薛师傅招了笑,那您就当这是DC粉的日常精神状态,症状表现为笑匠那种“单口喜剧”。但毕竟是争议话题,照例叠甲还是必须的。

    我入行当作者写的第一篇ACG稿件就是《超人:新冒险》,在游戏行业上班时也掺私货给“亨超”表达爱意,当时扎克·施奈德导演剪辑运动发生时,由我推进的相关稿件,也让我那家公众号成为第一家报道此事的游戏媒体。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如果这还不够,那么这是个人2017年在北京受邀参加《正义联盟》超前片段点映的照片。超人亨利·卡维尔、神奇女侠盖尔·加朵、蝙蝠侠大本,都在现场。

    这些证据,我想多少可以证明我是DC粉丝,也很乐意被人称作“扎斯林”。尽管按目前粉丝对撕的风向,为滚导的新《超人》说话,应该被定义成叛徒,罪加一等。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原则上讲,个人也并不反感类似话题的吵闹。因为,所谓的粉丝经济,本质上就是:抱团,然后设立一个敌人,进而通过对外战斗,构建自我身份的认同。这其实也是参与社区讨论的“乐趣”之一。

    但这个事吧,只有当你两边都不参与,突然就成一个最可恨的中间派时,最是令人绷不住。只能说幸好我是DC粉丝,《DOTA2》玩家,国米球迷,还喜欢《最后生还者 第二部》《雄狮少年》《活侠传》,所以随时有机会与人线上PVP。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其实,我把这些当作一种写作能力锻炼——因为,如果你能靠讲道理的方式,与一个和你立场完全相反的朋友进行沟通,那么你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有人信。

    于是每次出差,我都能收到全国各地的祝福,伴随我的IP从上海一路开到香港,打开未读信息就能见到“沪爷您又犯文青病”“江西龟男攒够彩礼了吗?”“河南老乡中不中?”“福建大哥快带我全球免签”“老广你老娘是牛排还是ESAY?”。

    每次都令人深陷身份认同危机,也不知道我到底算哪个地方的“外地批。”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一部分人认为DC要黑暗,没问题,扎导那边电影的灵感来源,有漫画《天国降临》与《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另一份人觉得超人必须阳光,《超人》主刊,以及《全明星超人》与《超人前传》,是他的改编基底。

    超人作为一个持续时间长达百年的形象,他相当立体而丰富。他是外星人、是农民的儿子、是大都会的媒体牛马克拉克·肯特,可以有所谓神性,可以憨得像睡你上铺的兄弟本质上是不同作者挖掘角色的不同角度,但他们确实是同一个人。

    真正令我迷惑的地方在于:大家刻板印象里居然觉得超人过于强大、缺乏个性,无法令人共情。那请你试试用真正“黑暗”“社会”的角度,去细品超人的外星人和农村人身份——请问你看到的是什么?你看到的其实是个乡毋宁。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有人可能会觉得,像大超都这么强大了,无所谓——这种观点荒谬得就像认为“一个业务能力强牛马就能混好社会”,否则隔壁更无底线的“祖国人”,不也一样整天要喝奶、哭唧唧?

    甚至按一部分人的离谱说法,把超人比作人间之神,看作在世耶稣。那请问,耶稣作为一个出生在耶路撒冷的老乡,他要真在人间,又强大得离谱,那是什么?恐怕他那户口本上的“国籍”和“民族”,就足够他成为互联网指定背锅侠。

    你看,这戏剧性不就来了吗?“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大山,外地乡毋宁哪来滚哪去。”大都会的都爷莱克斯·卢瑟,肯定会觉得我说得很有道理。

    电影里,克拉克最喜欢的乐队是流行朋克无敌蟹棒”,你知道流行和朋克这两个词在一起多奇怪吧?他女朋友路易斯的眼神就好像在说:“你居然爱听凤凰传奇。”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所以要我讲,超人,或者说克拉克·肯特,才应该是最有人性。因为他不富有,也不诞生于希腊或北欧神话,最重要的是他还要像每个普通人一样打卡上班,赶稿下班,会被+1批评文笔不行,会被老板质疑无故旷工时都去了哪里。

    是农村出身、工薪阶层的,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

    所以,个人心目中最好的超人电影,它甚至可以没有战斗。调查记者克拉克以笔代戎,去对抗那些社会不公、无良财阀——那就是现实中可以存在的超级英雄。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我本以为我的这种审美在国内非常小众,但打开豆瓣却发现,所有超人相关的电影、电视剧,《超人:新冒险》取得的是最高分成绩。而这个剧集讲的就是克拉克·肯特进城务工、面试、当小记者、谈恋爱,顺便揍坏人的故事。是个类似《编辑部的故事》《家有儿女》的情景喜剧,也是我立志入行当文字创作者的原因之一。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所以,新片《超人》里被很多人讨厌的文戏,恰恰是个人最爱的地方。第一段是女友采访超人,唇枪舌剑,摆出猎杀姿态,誓要在不激怒对方的前提下挖出猛料。这和前一天我在BW搞采访时做的事情,一模一样。

    第二段,编辑部全员出动,调查事件证据,然后等待Timing,热点稿件发射,靠媒体的力量为超人洗清冤屈,打倒反派。这段其实才是这版《超人》电影里取得胜利的关键,也能和《超人新冒险》的结局中,是人类救了超人,而非超人救了人类相对应。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老片都爱搞这种“人类最牛X”的桥段,但我喜欢

    因此,虽然我很喜欢扎导电影的动作戏、画面质感、服装造型,以及他镜头中对传统角色形象的风格化表达。时至今日,我也认为《超人:钢铁之躯》《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是被严重低估的超级英雄电影。

    但这并不影响新《超人》与我对上电波,爱上电影里面更多关于肯特夫妇、小记者克拉克与星球日报编辑部的叙事表达。哪怕他服化道过于原教旨,滚导那种不够电影而更像纸浆漫画的风格,也需要时间去适应。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两个导演关系很好,但粉丝整天吵

    个人认为成就美漫魅力的,正因不同作者不同角度的诠释而带来的丰富立体。

    好歹DC宇宙重启后算是有了盼头。曾被雨果奖提名《超级少女:明日之姝》,是个人很喜欢的一部漫画,明年在电影院就能看到由这部漫画改编的《超级少女》。

    作为喜欢新《超人》的扎斯林,我已经准备接受网暴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收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分享: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