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尝曰:“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这是成语“才高八斗”的来历。套用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说,天下猫meme共一石,“圆头耄耋”独得八斗,“跑刀鼠鼠猫”得一斗,其余共用一斗。
由于自身传奇的“猫虐人”故事,以及被“哈基米音乐”当作吉祥物等原因,“圆头耄耋”实现了自己的赛博永生,也成了如今群聊、评论区等表情包界毋庸置疑的巨头。但现在,又有一个新的猫meme正在席卷而来,不仅迅速融入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甚至还有动摇“圆头耄耋”霸主地位的趋势。
它就是最近这几天大家可能已经看到过好几次的“干嘛猫”。
“干嘛猫”——外网称之为Canny Cat(机灵猫),由推特用户“Professor Jones”在个人主页上分享的一张自家白猫的照片P图而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Canny Cat的图片被引入了国内互联网,并配上了“干嘛……”文字。而Canny Cat那有些错愕的表情,看起来也的确符合有人被叫住之后询问“干嘛”的神态,非常适合用于各种聊天场合。
不过,如果光是这样,还不足以让“干嘛猫”达到如今在中文互联网上掀起了空前热潮的地步。真正让“干嘛猫”火起来的,还是它在被P图后,显得有些丑的样子。
试想,你是一个刚刚加完班的打工人,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此时,迎面走过来的,是一个打扮戳中好球区、形象符合理想型的陌生异性。而相比之下,你身心俱疲、两眼无神,手里还提着刚买的“肥宅快乐水”的形象,就没有那么够看了——身处这种“淡淡的死感”中,的确会令人忍不住在心里朝老天问一句:“给我安排这种尴尬的经历,到底是在干嘛……”
没建模、没经济,每天浑浑噩噩度过自己当牛马的一天,遇到心仪的异性连与之对视都不敢……这个被“干嘛猫”梗图描述得非常详细的情景,想必有不少人曾经亲身经历过。而在这份共鸣下,“干嘛猫”也就被传得越来越广了。
等等——这么看来,“干嘛猫”梗图,不就是迭代之后的2025最新版“哥布林”或“老鼠人”吗?
不过,与之前“老鼠人”“哥布林”等不同的是,“干嘛猫”并没有那么强的自我矮化意味,也没有蕴含“有朝一日逆天改命”的幻想气息。相比之下,“干嘛猫”更像是用一种极度写实的模式,表达了不少当代年轻人的真实处境。
无论是“干嘛猫”原版图片中手里拿的油炸食品(英文原文为“Fried Pie”,但我觉得它是韭菜盒子)和杯装机打小饮料,还是后续改版中的泡面加肠、冰红茶、拼好饭,乃至蜜雪冰城,都是当代非富非贵年轻人生活中的日常消费品,很难说其中有什么明确的褒贬意味。
然而,独善其身,也总是有限度的。在拼好饭和蜜雪冰城的“滋养”下实现了饱暖之后,总会有人想要更进一步,追求马斯洛理论里更高的需求层次。而就像前面那张“遇到理想型”的图所指示的那样,在引发了无数人共鸣的“干嘛猫”这里,所谓“更高的需求层次”,其实特指第三层“感情需求”。
作为一个“没建模没经济”的“干嘛猫”,你当然可以选择安于现状——但不幸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每个意想不到的瞬间,你都有可能在无意间见证了别人的幸福。
这样的瞬间有很多种。
积极一点讲,它可以是你开好健身软件、买好电解质水,准备在操场跑几圈时,途经一对有说有笑的情侣后,那种想要实打实提升一番自己的雄心壮志,多少会在自己内心的对比中,被浇上一些冷水。
而消极一点讲,这样的瞬间,也可能发生在你刚从快递站取货回来,摩拳擦掌准备打一场“圣杯战争”时——看到别人怀里的是心仪的恋人,自己怀里的却是有棱有角、揣着硌手的保密发货快递盒,心里难免会感觉老天给自己开了一个玩笑。
更要紧的是,原本期待了好几天的“圣杯战争”,这下也打不了了。此时的自己,感觉就像一个刚刚走出黑暗洞穴的人一样,不仅被强烈的阳光照得头晕目眩,而且还意识到了:原来,是有人每天都生活在这种阳光明媚的环境中的。
在这种心境下,任凭多么逼真的外形、多么独特的通道,恐怕都会令人感觉索然无味吧。
当然了,除了这两种最极端的例子,类似的梗图还有很多,且每一种都或多或少能引起一些人们的共鸣。不过,“干嘛猫”梗的特殊之处在于,虽然它的内核和之前的“老鼠人”“哥布林”很像,但它很快就发展出了新的内涵。
放在以前,火热一时的“哥布林”梗,就同样被用在了自嘲为“哥布林”的人们“走出洞穴”后,“被‘勇者’‘圣女’们映衬到自惭形秽”的场合里——尽管当时“哥布林”梗同样根据不同的处境产生了各种变体,但也往往只是止步于自嘲。
虽说在“哥布林”梗引发共鸣后,也出现了关心一众哥布林,要他们好好爱护自己的“大厨族长”,但归根结底,这两个现象间是相互分离的——毕竟,真正爱护自己的人,谁又会强调自己是个几乎没有未来的“哥布林”呢?
就像前面说的,“干嘛猫”与之不同的是,它形容的都是一些相对客观的东西。虽然“没建模没经济”这种事情承认起来不太光彩,但它们和“哥布林”背后的自卑心理不一样,不是一念之间就可以改变的。所以,与之前玩“哥布林”梗一味自嘲的现象不一样的是,现在用“干嘛猫”自比的网友,很快就意识到了,虽然“没建模没经济没人爱”的现状是真,但这依然不妨碍我们爱自己。
所以你才会看到,在“干嘛猫”流行起来后,很快就出现了一批“倒反天罡”的新梗图。
比如,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不再“以己之短攻彼之长”,那面对下课后无牵无挂,单身一身轻的“太刀侠”,经常拌嘴吵架闹得不愉快的小情侣,可能才是那个会露出无奈表情的“干嘛猫”。
再比如,面对那些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指指点点的质问,你也可以化身“干嘛猫”,把原本的“无奈”表情转化为“无所谓”,告诉对方,我乐意,问什么问,再问一梭子把你也秒了。
又或者,虽然相比之下,你是一个“没建模没经济”的“干嘛猫”,但你也同样有着自由发展兴趣爱好的权利——除了拼好饭和蜜雪冰城,你还可以拿上假面骑士玩具腰带、高达模型、健身器材等等各种自己喜欢的东西,骄傲地向大伙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当然左上角的奶瓶二代就算了)。
而从上面的这些例子里,相信你也不难看出,之所以说“干嘛猫”与“老鼠人”“哥布林”等等有所区别,原因就在于,在经历了往日种种后,用“干嘛猫”自嘲的人,其实并没有局限在“自嘲”中,而是学会了接受现状,并依然坚持爱着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相比之下,这实在是一种进步。
《史记》里讲,大秦帝国的丞相李斯在当小官的时候,看见“厕中鼠”和“仓中鼠”天差地别的生活状态,决心要当一只吃得脑满肠肥的“仓中鼠”。套用这个概念,曾经自称“老鼠人”“哥布林”的那些普通青年们,大概也是自比为了看似没什么前途的“厕中鼠”。
可其实,没有人要求你必须当“鼠”,你完全可以当一只“猫”——可以是有人关爱有人疼的“家猫”,也可以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野猫”。而无论如何,只要你选择了当一只“猫”,那么最后都是一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的。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9)3652-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