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

图片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单机资讯 > 新闻详情

母女跪教育局求小学就读资格 回应称一定解决问题

时间:2012-06-18 18:46:20
  • 来源:现代金报
  • 作者:newtype2001
  • 编辑:ChunTian

    6月14日,深圳南山区上百名家长涌进南山区教育局,要求自己的孩子能有名额上学,更有一名家长带着孩子跪在该局信访办公室门口1小时。对此,南山区教育局承诺 ,一定会全部解决名额问题,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

    据悉,一部分家长质疑“不公”,因为他们孩子的同学中,有家庭情况相仿的,但能够申请成功,甚至没有独生子女证的也一样获得公办名额,加上社会上还有人运作“1.5万元一个名额”,这些家长不由得情绪激动。对此,南山区教育局副局长周新森解释说,虽然有的家庭看似情况类似,但在同等情况下,有一定的评分程序顺序来区分。

    家长李先生说,在申请名额过程中,教育局承诺去民办学校入学可以减免一至六年级的部分学费。因此,有部分家长同意了,但在报到当天,却得知需要全额交清学费才能事后补贴300元。李先生表示,现在就非要公办名额不可了。

新闻解读

  母女长跪求就读学位“跪”出了什么

为了一个小学就读学位,母女俩竟然在教育局长跪达1小时,看到这个新闻,作为一名教师,笔者心里很不是滋味。在我看来,母女为小学就读学位而长跪,这一跪,跪得实在是太沉重;这一跪,跪出了诸多社会现实。

首先,母女长跪求就读学位,跪出了普通百姓子女求学的辛酸和无奈。按说,符合学校的规定条件,就可获得公办就读学位。然而,在深圳南山区却并非如此来上访的上百名家长,基本上都是非深户,均来深圳十几年,满足申请公办学位的条件,结果却没有自己孩子的学位。更让人纳闷的是,这位长跪1小时的家长有着深圳户口,居然也没有公办学位。这不禁让人质疑:为何符合条件,还得不到公办学位?

相反,一些与上访家长家庭情况相仿的,却能够申请成功,甚至没有独生子女证的也一样获得公办学位,据说,社会还有人运作“1.5万元一个学位”。这些都不免让人怀疑:有着同样条件能申请成功的家长是不是有“背景”?那些符合条件而没有获得学位的名额是不是被学校高价卖给了有钱的家长?作为普通百姓,既没有钱,又没有权势,所以,他们往往成为名校“排斥”的对象。为了能让孩子进公办学校,母女二人只好放弃人格尊严,向主管部门领导长跪1小时,这显然成了弱势群体无奈之举,更映照了普通百姓子女上学的艰辛。

其次,母女长跪求就读学位,跪出了教育的不公。《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如今,学校没有给那一些符合条件的孩子就读学位,显然是有违《义务教育法》。让人不解的是,同样符合就读条件的家长中,有的有就读学位,有的却没有;甚者有些不符就读条件的,却可以花钱买学位,这对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显然是不公平的。

还有,母女长跪求就读学位,跪出了教育资源不均衡。众所周知,公办学校有着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也是多数家长希望自己孩子进入公办学校的主要原因。民办学校不仅师资力量薄弱,而且收费还很高,普通百姓家庭很难承受得起。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必然导致家长们的择校,从而导致公办学校学位资源的紧张。

母女长跪求就读学位,这是教育的悲哀。我认为,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不仅应该为此脸红,更该为此负责。笔者呼吁,当地教育部门和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均衡发展,以免“母女长跪求就读学位”的悲剧再次上演!(文/张成浩)

“跪求学位”的另类拷问

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应尽的义务。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但现在却发生母亲携女“跪求学位”的一幕,折射“必须保障的公益事业”出了问题。

学位供不应求,尴尬了义务教育权利,也尴尬了义务教育法和学位供给。学位供不应求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择校只是表面现象,充其量在程度上有所加重而已。根源在于,经济发展了,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于是出现了教育资源供应紧张、学位供不应求的现象。学位紧张,不能说城市没有加大提供教育公共产品的服务,但是教育投入不足,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这是不争的事实,“跪求学位”就是最好的佐证。

1993年,我国明确提出到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然而,这个奋斗目标前些年一直没有达到,2012年估计能首次实现。相比之下,欧美和日本对教育的投入远超中国。

如果说我们太穷,拿不出钱来投入教育,则另当别论。问题是,当我们感叹和抱怨教育投入不足的时候,一些财政浪费却惊人。比如,城市“拉链路”、短命建筑、重复投资建设等频频发生,令人痛心。再比如居高不下的“三公”消费,俨然成了无底洞。还有一个个拔地而起的机关豪华办公大楼屡禁不止,与附近破旧的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显然,教育公共产品供应不足,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计划缺失所致,问题在于缺少实际行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很多时候挂在嘴边,躺在文件上,说到却没有做到。

0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收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分享: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他们都在说 再看看
3DM自运营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