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字体行业盗版猖獗 无法可依行业滞后
- 来源:驱动之家
- 作者:liyunfei
- 编辑:ChunTian
近日,资深“字体人”黄学钧做客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中国新设计”系列分享会时指出,盗版致多款字体血本无归,国内字体业举步维艰。这一言论引起业内的极大关注。目前,大众对字体产业的重视程度并不高,鲜有人对字体使用有付费意识。字体行业陷入盗版严重、人才缺失、盈利困难等困境。专家指出,国家应该加强对字体的版权保护,同时行业自身也要寻求创新。
现状:字体贫乏 行业滞后
从最初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书,发展到后来的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中国汉字承载了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然而,我国字体行业发展却极为滞后。201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字体厂商的字体款数已经达到2973款,中国台湾厂商有296款,中国香港厂商有106款,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汉字使用区,中国内地字体款数仅为421款,远远落后于日本。
作为国内字体研发机构,造字工房旗下拥有十几名设计师,然而这样的企业国内不会超过5家,真正为人所知的只有方正和汉仪,而且从2002年-2010年,汉仪却没有一款新字库上市。
造字工房的创始人丁一在字体设计行业有近20年的工作经验,从最开始的手工美术字,到现在的电脑字体,丁一深刻感受到中国字体的贫瘠。“现在国内字体并不是很多,大部分还都是几十年前开发的,新近的字体很少,根本无法满足设计的发展需求。”丁一感慨道。
据了解,目前电脑上广泛使用的黑体、宋体、仿宋、楷体4种字体,主要是针对个人提供的免费字体。还有一些软件,如微软Office、方正等,厂商已经向字体厂家购买了基本字体,普通人也可免费使用。
但对于设计师来说,面对不同的品牌可能就需要使用不同的字体。丁一形象地将这比喻为女性的服装,不同场合需要不同的搭配。“对于设计师来说,也需要用风格各异的字体去传达不同品牌的特性。”
从2009年成立至今,造字工房一共开发了6款字体,共有二十几种。然而对比鲜明的是,美国一些大的字体设计公司,仅一家就有10多万种字体。“国内缺少字体,需要更多的设计师去开发新字体。我们的设计并不差,但千万不要输在字体上。”丁一说。
乱象:盗版猖獗 法律缺失
在中国字体业的维权路上,前有北大方正为“倩体”字保护向广州宝洁开战以失败告终;今年4月,国内字体研发机构造字工房又炮轰电影《失恋33天》涉嫌侵权使用自己公司开发的 “悦黑体”,最终以后者全额赔偿达成和解。这一成一败的两个案例,凸显了我国字体字库知识版权保护不力,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大规模的盗版成为字体行业发展最大的绊脚石。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字库业务部副总经理黄学钧表示,在中国,99%的人都不了解字体产业,很多人甚至以为字库是随着计算机的产生和运行而自动被生产出来的。“实际上字体产业是一个非常需要创造力的行业。开发一款字体投入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甚至要耗时几年的时间,而国内版权意识薄弱、盗版猖獗、法律保护缺失等原因使得很多款字体在开发后‘血本无归’。”
有30年品牌的方正字库与暴雪、保洁的官司尚且打了好几年,国内一些小的字库厂商在维权路上更是战战兢兢。丁一表示,对于小的字体设计公司来说,有些根本都不懂维权,想维权成本又太高,搭上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去打一场没有把握的官司,让很多公司望而却步。
在维权难的背后,是国内对字体保护立法上的空缺。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表示,我国迄今都没有对印刷字体及其单字的特别立法,只能依靠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但条文中并未有如何对计算机字体进行保护的相关规定,国际上相关法律中也未提及单字美术著作权的保护问题,因此单字保护是否过于苛刻,还不得而知。2011年,方正字库申诉宝洁的二审判决中,即因“方正倩体字库中的单字不能作为美术作品给予权利保护”而败诉。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