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依然渺茫 文化困境下日本电子巨头的假复苏
- 来源:互联网
- 作者:newtype2001
- 编辑:newtype2001
上周,日本电子巨头索尼、松下、夏普均交出了靓丽的财报,扭转多年的亏损,营收和利润都有了可喜的增长。但这些巨头的暂时喘息是日元大幅贬值、变卖资产和裁员带来的。尤其是NEC、松下陆续压缩手机业务甚至退出手机市场,这些都表明日本电子企业走出衰退的希望仍然渺茫。
科技界难有常青树,在美国,戴尔、惠普和摩托罗拉等传统IT龙头失势后,还有谷歌和Facebook的崛起,而日本科技行业缺乏平台思维,轻视软件服务,国际化程度低。这一系列缺陷决定了索尼、松下和夏普等老牌巨头“大船难调头”,呈现出普遍衰落的景象,缺乏优秀的新生代企业。
似是而非的复苏
2013年第一财季,索尼摆脱了连续8个季度的亏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营业利润增长近五倍,至363.5亿日元。
彩电和液晶面板巨头夏普公布,日元贬值等因素推动其第一财季液晶业务的亏损额收窄,使主营业务取得30亿日元的利润。
业绩最亮眼的当属松下。7月31日,松下披露,第一财季净利润为1078亿日元,创单季历史最高纪录。这是松下时隔一个财季再次实现盈利,与上年同期的128亿日元相比,净利润猛增约7.4倍。松下在财报中也表示,业绩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日元贬值和重组。
今年1月到3月,日元兑美元大幅贬值20%,日本政府大肆举债推行超宽松的财政政策,为日本制造业打了一注强心针。但受到国债利率飙升和国际压力的影响,这一政策难以持续。5月底以来,日元对美元走弱的趋势停止,日本经济增长势头随之停滞。日元汇率又开始迅速升值。
在过去两年里,重组和裁员等大幅削减成本举措成为日本电子巨头改善业绩的主要做法。2012财年,松下宣布裁员1.7万人,索尼裁员1万人,夏普则计划裁员5000人,很多新的开发项目被停止,工厂被关闭。
为了走出财务困境,2012年,几乎所有的日本制造企业都进行了大规模的业务缩减和重组。日立、三菱、东芝几乎放弃家电生产;索尼缩减了电视机生产和投资,并有意着重开发商业利润更为丰厚的医疗器械。
虽然日元大幅贬值,也未能助日本消费电子业复兴。本月,继 NEC 宣布退出手机市场后,有消息称松下也即将停止向日本最大营运商 NTT DoCoMo 供应智能手机设备,并可最终能放弃手机业务。
在IDC刚刚公布世界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中,韩国两家,美国一家,中国占两家。日本电子企业被远抛在后面,连本国市场也几乎丧失。
就连电视、洗衣机这样的家电市场,也同样被中国、韩国、美国和欧洲公司瓜分。日本企业不仅在智能设备和互联网领域被边缘化,连传统强项的家电市场也难保。
游离在互联网之外的日企
日本企业在前互联网时代崛起,索尼、松下等公司从电子元器件起家,创造了大批让人感到惊艳的产品。甚至乔布斯也曾是索尼的忠实粉丝,日企最风光的时候,三星和中国公司还处于模仿和代工的阶段。是什么让徒弟打败了师傅?
上世纪90年代后,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芯片解决方案兴起,彻底改变了电子制造业格局。日本电子企业的传统强项,分立元件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逐渐衰落。电视和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变得同质化并越来越廉价。任何公司只要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就能快速大规模生产,日本企业优势不再。
美国公司控制和核心芯片和软件生态链,韩国企业取得了供应链优势,中国企业也利用低成本优势迅速国际化。日本消费电子产品的地盘被逐渐侵蚀。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设备,软件服务和内容处于生态链的上端。《华尔街日报》认为,这些日本企业的问题,都出在他们早年的优点上:只追求硬件卓越。
日本的制造文化历来突出,社交游戏公司Gree创始人田中良和曾对媒体这样说过:“日本社会的整个身份认知是与制造业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你不生产实物产品,人们会认为你好像在做什么靠不住的事。”
就在各国科技公司都在争夺操作系统、软件服务和媒体内容的时候,日企却专注于光盘容量、电视分辨率和设备的尺寸。在MP3兴盛时,索尼为了维护在MD光碟系统上的投入迟迟不肯进入MP3市场,结果音乐播放器被iPod一统天下,Walkman成为历史。
如今日本企业以其有限的资源仍在追求传统的硬件卓越。日前,索尼和松下宣布将开发下一代光碟格式,最小容量为300G。与此同时,谷歌在联合星巴克部署免费Wifi,并在美国部分地区推广廉价的千兆光钎。这其中的战略高下就如枪炮对决冷兵器一样,毫无悬念。
作为最为国际化的日企,索尼拥有电影、游戏、音乐内容资源和电视、手机等完整的消费电子产品线以供整合。但是分析师认为“One Sony”的战略从来没有实现过。就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现在这些日本企业想要复苏恐怕还得向美国取经。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