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

图片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时事焦点 > 新闻详情

共享单车激战现状:没任何公司盈利 上市公司入局

时间:2017-07-30 13:00:38
  • 来源:经济观察报
  • 作者:NT
  • 编辑:newtype2001

共享单车激战现状:没任何公司盈利 上市公司入局

《经济观察报》近日撰文,介绍了共享单车目前在国内的现状,多家公司酣战不止,却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盈利,随着上市公司的加入,现在这场大战已经进入到了关键阶段。

过往的经验,当BAT入局一个创业风口后,这个行业便大局已定,创业公司和资本都不会再大举进入。可是,2017年的第一风口共享单车,在阿里、球探足球比分等巨头早已进入的情况下,仍不断有新的公司和资本进入,其中不乏上市公司的身影。

近日,成立于2016年11月的共享电单车运营商蜜蜂出行宣布了亿元的Pre-A轮融资,上市公司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002023,下称海特高新)参与投资。在此之前,今年4月,A股上市公司科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986,下称科达股份)发布公告称其拟投资蜜蜂出行2000万元人民币,持有蜜蜂出行3.33%的股份,对蜜蜂出行给出了6亿人民币的估值。根据科达股份7月初的公告,这笔投资已经完成支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享单车行业有近50家企业,仅ofo和摩拜两家公司最新一轮的融资合计已达到13亿美元,却尚无公司实现盈利。现在接连有上市公司入局,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行至中场

共享单车行业在今年5月份经历了一次爆发性的增长,市场上一下子冒出了各种品牌的单车。目前投放在市场上的共享单车已经超过2000万辆,而且每天都有新车投放进来。几十家企业,上百亿资金,行业热闹非凡。头部企业融资数亿美元的同时,近日悟空单车正式宣布倒闭。共享单车行业行至中场,之后是共赢还是寡头垄断?

对于这个问题,ofo认为共享单车是百家争鸣而非寡头垄断,面对用户的多元化需求,远非是一家企业可以满足的,行业内的合作大于竞争。

由于ofo和摩拜两家公司在融资规模上远超其他共享单车公司,对于共享单车行业未来的走向,大家观点差异颇大。有观点认为最终共享单车行业会走向寡头垄断。也有观点认为,共享单车行业是重资产行业,很难发展成寡头垄断,入局者只要能够维持自身正常运营,便可以持续生存下去。

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联盟的理事长吕本富(微博)教授在最近一次共享单车主题论坛上讲到,从行业发展角度来说,现在是共享单车的关键阶段。如果拿围棋来做布局,布局的阶段已经完成了,现在有40多家,如果现在再往这里布局就是找死。

虽然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不清晰,但共享单车的估值不在于车本身,车并不能融这么多钱,摩拜讲的是智慧城市,ofo是轻骑人生。一位资深投资人告诉经济观察报,数据是最重要的,先把用户收拢进来,得到用户的行为数据,之后的想象空间很大,可以和很多企业合作。

很多传统公司之所以要做共享单车,是为了盘活产业链。一位上市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过去卖不动的自行车可以卖给共享单车企业,而且一签就是大单子,在共享风起之前这是难以想象的。共享单车救活了很多供应商企业,让他们看到了发展的新希望,在小鸣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EO陈宇莹看来,共享单车行业未来的走向,关键是看今年下半年的市场如何发展。重资产行业很难寡头垄断,最终未必是几家独大。共享单车是重资产行业,很难说谁吃掉谁,因为资产的合并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如果是两家软件公司,合并起来比较容易,重资产的公司合并起来是很难的,这就注定了这个行业可以多家公司共同生存。小公司在小城市运营得够稳,还是有可能盈利的。对共享单车企业来说要到达盈利点,起码要一年以上,目前除了摩拜和ofo,其它公司都经营一年不到。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到现在,只是走到了中局,下半场还没开始。

理论上共享单车行业有钱就能投放单车,用户对产品的识别度并不高。滴滴和快滴的惨烈撕扯很难在共享单车领域上演,任何一方要想占领绝对的市场份额都十分困难。在此背景下,可能会出现一些极端的案例,比如:为了被巨头收购,成立一家公司,先投放几千辆自行车搅搅局。一位创业者告诉经济观察报。

新玩家的逻辑

在过去2个多月,ofo总部员工从500多人增长到了800多人。不到3个月的时间进入的城市由100个增长到了160多个,ofo副总裁向继贵介绍道。巨头们正经历着快速的增长,在资本上不占优势的第二批队、第三批队的共享单车企业为何层出不穷又应如何生存下去?

今年4月,从事数字营销的上市公司科达股份对蜜蜂出行给出6亿元估值,并投资了2000万元。根据科达股份提供的资料,蜜蜂出行成立于2016年11月,是国内第一家提供城市无桩电动单车共享服务的运营商,蜜蜂出行的共享电单车和移动端APP于2017年上线。

之所以对今年3月尚无营收的蜜蜂出行给出6亿元的估值,科达股份回复称,“估值主要参考了前一轮投资机构民银国际及丰沃出行的投资估值;同时科达股份看好共享电动车的市场发展前景,认可公司管理团队及核心技术人员的背景及能力,并根据测试和实际的运营数据,对蜜蜂出行未来收益预测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后给予的6亿投后估值。”

同时,科达股份在回复中提到,之所以看好短途共享出行,首先,短途共享出行市场潜力巨大。其次,共享出行目前在一二线城市使用率高,而三线城市市场仍待挖掘。蜜蜂出行紧紧抓住这一市场特点,率先在二、三线城市进行业务布局,抢占蓝海市场。最后,相较于依靠人力驱动的共享自行车,蜜蜂出行的电单车在中短距离的速度、时效性、舒适性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作为一家数字营销公司,科达股份称与蜜蜂出行所在的共享经济和分时租赁领域有天然且极好的契合度。双方在数据共享、实现智能广告投放等多个领域均存在合作可能,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根据小鸣单车此前的估算,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共享单车饱和数量大概是2000万辆左右。但是上半年单车数量的快速增长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现在就已经2000万辆了。在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再往里投车的时候,是很凶险的。对小公司而言单纯投车的模式是难以持续的。从融资金额可以看出,一些第二批队、第三批队的小品牌刚融到钱就开始投车,但是这笔钱花完就没钱再去投车了,但共享单车却是一个要靠规模效应的生意。

共享单车第二批队企业小鸣单车从今年5月起开始不再投放车辆,开始从重资产的模式向轻资产转型。未来可能会发展为自营以及为其它单车企业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开放平台。陈宇莹说,小鸣单车3月份开始做电子围栏,到4月中旬的时候,运营的效果还不错,5月份开始,便不再大规模的生产自行车,只是少量的生产,去替补一些损坏的车。

之所以选择转型,陈宇莹称,因为ofo和摩拜两家公司的自行车加起来已经快2000万辆,其它公司再怎么投车,行业都是以他们为主导的,容量已经很大程度上被满足了。其次,原来很多市政的单车现在是闲置的状态,所以共享系统的方案第一步做的是市政的单车,比如小鸣单车刚刚在株洲就是把市政单车的整个团队和体系先接纳过来。

在陈宇莹看来,几个条件可以保证共享单车公司持续经营下去,第一是资金实力很强,可以不停的投车。第二是在城市的绝对占有率很高,也就是抢先进入了其他人还没进入的城市,并在城市保持一定的占有率。除此之外,没有第三条路。“共享单车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的烧钱。”陈宇莹提到,算账的时候都在算一辆车多少钱,但事实上共享单车的成本并不只是自行车的生产成本,还包括车辆运输的成本、调度的成本,车的损耗,如果需要人去搬车,定点停放,还需要人力成本。从骑行线路图中可以看出,单车自然的潮汐是很少的,那个是一个理想状态,事实上都是要靠调度的。一辆自行车每天的调度费大概是6、7元钱。即使每天需要调度的车子占总量的30%,这个成本也是很恐怖的。

即使财大气粗的摩拜单车和ofo,也在降低成本方面费劲了心思。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摩拜单车推出了红包车,向用户发放红包请用户把车骑到地铁站。摩拜单车全国政府事务负责人邢林介绍说,共享单车的运营有几种方式,首先是自运营,然后是请别人运营,第三是用户运营,最终是大众运营。目前摩拜主要依靠用户运营,希望下一步可以走到大众运营。

现在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地的破坏比较严重,共享单车的出现动了黑摩的的奶酪。向继富说,对于这个群体,我们也需要他们,他们对城市很熟悉,对基本的维修很熟练。ofo在成都探索了一种共生模式,ofo现在把非法客运人员发展成运维人员,经过培训后上岗。

短途共享出行的空间很大,是一个非常优质的流量入口,并且获取用户的成本很低,因此就要看有多少钱玩下去。向三、四、五线城市下沉或转变为第三方服务平台,或许才是共享单车行业小品牌的生存之道。而今年下半年,对共享单车来说,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时刻。

0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收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分享: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他们都在说 再看看
3DM自运营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