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几上,小王已经摆好了几样等待鉴定的“宝贝”,它们的品相看上去都还不错,造型美观,成色自然,无论是玉制的手镯,还是看上去锈迹斑斑有些年头的古钱币,似乎都价值不菲。
架好手机,打开摄像头,屏幕上出现了那个熟悉的男人的面孔,小王赶紧笑脸相迎“老师,您给看看这些都是真的假的?值多少钱?”
屏幕另一面的“老师”将身子探近了些,一边指挥小王调整镜头,一边仔细端详着镜头里的“宝贝”,嘴巴里还说着各种专业名词和术语。
“我看,这几个怎么着也是个宋朝的物件”小王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宝友啊,我看这些大概都是‘shang zhou’出土的吧”,老师笃定地回答。
“商周时期啊,那不就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了吗?”
“是‘上周’不是‘商周’,就这做工,搁儿潘家园儿那儿是十几块钱儿随便挑啊,还包邮呐,宝友。”
在“天天鉴宝”的直播间里,类似的情景隔三差五就会上演。作为一档几乎零门槛的线上鉴宝节目,每天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宝友们,抱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心态,带着各种或是从地摊掏的,或是家里杂货间搁置的、挖地基刨的、亲戚送的,千奇百怪的“宝贝”们,来到“天天鉴宝”的直播间。
而究竟是“汤诚一品一套房”还是“监狱往返包吃住”,结果往往也就在短短数分钟的直播连线中,得到揭晓。
无论是对于拿着宝贝渴望一夜暴富的宝友们,还是直播间里擅长花式整活的鉴宝大师们,甚至屏幕前已经笑到前俯后仰的观众,整个鉴宝过程中,充斥着的天文数字般的估价、故事会般的宝物介绍、鉴宝师和宝友们层出不穷的段子,都时刻刺激着所有人的神经,也带动了整个直播间内欢快轻松的气氛,这种崭新的呈现形式,也让“鉴宝”这个已经年代久远的节目类型,再次回归到主流大众的视野中,成功出圈。
“鉴宝”节目的火爆,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成为常态。
光是看到节目中出现“鉴宝”这两个字,就能勾起观众无限的遐想。“鉴”自然是“鉴定”的意思,你可以很自然地想象到这样一个画面:一群平均年龄在五六十岁左右的大爷大妈,穿着中山装手拿放大镜,围着一个展品左敲敲右看看,时不时用专业术语交流几句。看上去就特别专业,特别有技术含量。
而这个“宝”,就是收藏家们掏来的各种玉器、文玩字画和老古董。出身各异的它们,在专家的鉴定下,可能一瞬间从无人问津的破铜烂铁,变身为价值无法估量的国宝,也可能从自信满满的传家宝,变成景区低价批发的赝品。
在主持人一锤定音后,巨大价格反差所带来的情绪刺激、无论是对于观众还是持宝人来说,都是极具冲击力的。这时候鉴宝专家们再来上几段硬核的知识科普,配合持宝人们精彩的故事,自然是将整个鉴宝过程的节目效果,拔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所以在“鉴宝”节目最火的时候,大到央视,小到地方台,都在有模有样地推动这股“鉴宝”热潮。
央视的《寻宝》,鼎盛时期的收视率,曾一度超越诸如《幸运52》这样的央视王牌节目。
而在诸多地方台的“鉴宝”节目中,由知名演员,《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的扮演者王刚,所主持的《天下收藏》最为令人印象深刻。节目中,王刚手持铁锤,当场亲手砸烂赝品的桥段,成为了当时“鉴宝”节目所营造的最成功的噱头。
伴随着互联网高速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兴的网络视频逐渐取代了原本电视节目的地位。越来越多的观众不再收看电视节目,转而通过直播、视频网站这样的新媒介,收看更加符合当代网络快节奏基调的内容。
曾经火爆各大卫视的“鉴宝”节目,在沉寂了多年后,也开始谋求转型。而它们看中的渠道,当然也是时下最为火热的直播、短视频行业。于是,以“天天鉴宝”为代表的直播鉴宝平台应运而生。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天天鉴宝”本质上是一个供宝友们交流、鉴定、交易的线上收藏平台,宝友们可以在这里通过直播连线的形式,让专业鉴宝师帮忙甄别宝物的真伪,或者是购买、定制自己想要的收藏品。
只不过,在缺少了聚光灯、台本以及节目规范这些中间环节后,直播“鉴宝”被各路奇葩的宝友以及爱整活的鉴宝师们,玩成了一场放飞自我的迷惑行为大赏。成功将“鉴宝”的入门和观赏门槛,降到了最低,塑造出了充满趣味性的节目效果。
手机直播方便快捷的优势,在“天天鉴宝”的直播间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你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周围有着什么样的观众,你都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摄像头,来一场说开就开的鉴宝。
于是,你能在“天天鉴宝”的直播间,看到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鉴宝场面。
比如这位演员大哥,上班过程中还不忘抽空鉴宝。结果宝贝一掏出来,观众的注意力却都集中在了地上的道具枪上。镜头一转,你还能看到群众演员们,正穿着日本军装躺在椅子上打瞌睡。
同样敬业的,还有下面这位道长宝友。看这打扮,显然是刚做完法事,衣服还没来得及换,就赶忙连线了鉴宝老师帮忙看看宝贝。眉宇间透露出被生活劳碌所压迫的无奈,想来即使是修道之人,也终究难以摆脱与这俗世宝物的纠葛。
偶尔也有另有所图的宝友出现在直播间,他们可能并不在意宝物的真伪,开个直播就是为了亲近一下偶像。比如这位宝友,在鉴定完宝物后,二话不说就和鉴宝老师隔着屏幕对饮起来。
也有宝友开了直播不干别的,就让观众和鉴宝老师看着自己吃饭,吃饭的同时还不忘介绍家乡,整个直播间里仿佛都弥漫着食物的香味。就这敬业程度,不去当个导游实在是委屈了人才。
“天天鉴宝”火出圈后,其面向的受众群体,也不再局限于“宝友”这一限定的圈层。不少其他平台的观众,都抱着“看看家中的老物件值不值钱”的心态,加入到“鉴宝”大军中来,上到七十岁的老者,下到未成年的孩子,都成了新时代的“宝友”。
人多了之后,自然也就产生了更多的故事。和老牌电视“鉴宝”节目的环节设计一样,在亮出宝贝后,很多宝友们都会来上一段自己与宝物的故事,活跃直播间的氛围。而这些千奇百怪的故事,自然也就成为了围观网友们,最好的下饭菜。
喜欢整活的,比如下面这位老哥,上来就用一口蹩脚的方言,说自己被鬼谷子托梦,得到了一块宝玉,找大师估了个千万的价,准备给孩子买套房。最后鉴宝师开口了,给了三百的价,房子是别指望了,整的老哥声泪俱下。这,大概就是演员的自我修养吧。
也有比较倒霉的,像是下面这位老哥。对照着朋友给的书籍,收藏了好几册的古钱币,结果经专家鉴定,这些钱币全部都是假货。不仅如此,就连那本朋友送的书,本身也是一本假货。可以说是从根源上,杜绝了宝友买到正品的可能。
只能说,看多了“天天鉴宝”直播中的宝友们后,我才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人与人的体质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跟这些宝友们的经历比起来,我们这些玩不起古玩的普通人的故事,简直卑微得如同空气。
而既然是“鉴宝”,那么观众们最为关注的,自然是宝贝本身。在“天天鉴宝”的直播视频中,你能见到各种千奇百怪的宝物,它们有的造型诡异,有的来历不明、有的则价值连城。看着这些宝友们从五湖四海收集来的“宝贝”,观众们的内心也是五味杂恒。
这其中出现最频繁的,毫无疑问是“酸”味。在“天天鉴宝”的直播间里,来炫富的宝友总是不在少数。无论是家传宝物,还是挥金如土买下的收藏品,随便拿一个出来,动辄就是数千上万的价格,夸张一点的,甚至可以轻松拿下二三线城市的一套房产。每当这种宝友出现在直播间,无论是观众还是鉴宝师们,都会整齐地在弹幕上打出“柠檬”。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各朝各代都有着悠久且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出土的宝贝也都是千奇百怪。但到了“天天鉴宝”的直播间里,有些宝友们拿出来的藏品,那显然就是怪的有些“太有梦想”了。
比如下面这款前男友款100克拉超大钻戒,从体量上全面碾压了市面上所有的同类竞品,别人钻石都是按几克拉算,到这位宝友这直接可以论斤称。
同样有梦想的,还有下面这位拿游戏币来鉴宝的宝友。虽然如今街机游戏确实已经没落,但距离成为古董这一步,游戏币们想必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或许在百年后,这枚普通的硬币真的能成为一件古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收集起来当传家宝,或许会是不错的选择。
但要论整活,在“天天鉴宝”的直播间里,最能整活的,永远还是那些鉴宝师们。和以往电视节目中作为嘉宾登场,一脸严肃的鉴宝师们不同,“天天鉴宝”的老师们,每一位都放低了自己作为专家的姿态,对宝友笑脸相迎,见面就是一句带着浓厚方言口音的“宝友,介似嘛呀”,相当地接地气,没有丝毫的架子。
而当直播的气氛起来后,他们又会化身最顶尖的“节奏大师”,用各种玩梗、骚话和行为艺术,向观众展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接梗大师海东老师,鉴宝界典狱长牛老师,以及妈耶之神子轩老师。
海东老师是“天天鉴宝”众多主播中,接梗最利落的鉴宝师。当鉴定宝贝为假货时,他并不会直接告知宝友这是假货,而是通过玩梗的形式,让宝友意识到问题所在,既活跃了气氛,同时也不会让宝友显得过于尴尬。
曾经有宝友带着一副“骏马图”来请海东老师鉴定,海东老师二话不说给他开出了50的“高价”,正当宝友以为这是“50万”的意思时,海东老师又接上了一句“你有没有加W啊,反正我是不加W的”,“徐悲伤啊,徐悲鸿他弟弟徐悲伤的画”。算是用一种比较圆滑的方式,通过玩梗巧妙地缓解了宝友的尴尬。
当宝友拿出了一套石英岩制的雕像时,海东老师先是告知了对方这是假货,然后让宝友将一整套的雕塑摆成图案,“你念玛尼玛尼哄,就可以召唤神龙了”。
可以说,这种接梗的技术活,在海东老师的直播间里,成为了很好的氛围调节剂。
而在被誉为鉴宝界典狱长的牛老师的直播间里,你见识到的又将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直播形式。
毕竟是鉴宝节目,宝友们无非都是奔着“值多少钱”的目的来的,谁都想着经过老师一顿估计后,完成一夜暴富的梦想。但牛老师直播间的特殊之处在于,宝友们带来的物件,随便拿出一件,可能年代都有以百年为单位计算,是直接能录入国家文物保护名单的稀罕玩意儿。这类古董一般都是有市无价的国宝,一旦被发现用于交易,都是可以抓去蹲大牢的买卖。
牛老师本人也有着丰富的古董评鉴经验,对历朝历代的文物特征都是信手拈来,所以一看到宝友手中的宝贝,自然考虑的就不是价钱的问题了。何况普通人平时也搞不到这些藏品,所以对宝物的来源就是我们常说的“盗墓”、“倒斗”。稍加思考后,牛老师给出的判断,基本就都是直接换算成年为单位的判刑标准。“鉴宝典狱长”的名号,由此得来。
“宝友们”恐怕也明白其中的风险,所以介绍宝贝时大多都以“工地挖出来的”“亲戚送的”为借口。但牛老师并不吃这一套,给出的“估价”,短则三五年起步,长则直接宣判死刑,临走还不忘提醒宝友一句“上交国家”。服务可以说是相当贴心了。
而最后这一位,外号“妈耶之神”、“鉴宝界抽象表情鼻祖”的子轩老师,则是如今“天天鉴宝”的当红鉴宝师。因为留了两撇胡子,也被宝友们亲切称呼为“鲇鱼老师”。
很多宝友都是循着他那声嗓音独特的“哎呦,妈耶”“宝友,这可不兴戴啊”慕名而来,各种骚话、谐音梗的灵活运用,让子轩老师的整活能力,在整个平台傲视群雄,所向无敌。
而子轩老师的出名作,来自一次对宝友藏品的五杀评价。在那次直播连线中,宝友兴致勃勃地给子轩老师鉴定了自己收藏的五件宝贝,最后全军覆没,没有一件成功存活到了直播结束。
第一件藏品是一条玉佩,上面雕有两条鱼,子轩老师立马一句“哎呦,妈耶,宝友,这可不兴戴啊”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他将两条鱼解释为“多余”,利用谐音梗,表现出乎藏品不吉利的寓意,完成一杀。
随后的第二件藏品,是一串牙柏的手串,再次被子轩老师一句“宝友,这可不兴戴啊”怼了回去,理由是牙柏的市场价只值15元一串,戴了掉价。
第三件是一款看上去极为普通的石头,子轩老师丝毫不废话,一句“宝友,这可不兴摆啊”,直接跳过。
随后的第四、五件藏品——一对缺了象牙的木雕大象和一尊金蝉铜雕,也被子轩老师以“死对象”和“金蝉往外吐钱”的不吉利寓意,而一票否决,完成五杀。
镜头另一边的宝友,对此评价也是又好气又好笑,只能回怼一句“老师,我有点不喜欢你了”,为子轩老师的五杀,献祭新的笑点。在双方欢快的气氛中,子轩老师完成了自己的成名战。
自此之后,“哎呦,妈耶”和“宝友,这可不兴戴啊”,成为了子轩老师的名人语录,同时,他也很聪明在后续的直播中,延续了这种搞怪滑稽的讲话方式,并受到了大批宝友的追捧。
比如,他会把雕刻成书形状的玉石上的狮子,解释为“书(输)中之王”,寓意逢赌必输。
或者把玉雕上的一只白鹭,解释为“一鹭(路)走好”,两只则解释为“碌碌无为”,反正,就是一句话——“宝友,这可不兴戴啊”。
“鲇鱼”老师谐音梗的运用可谓是炉火纯青,加上本身略显猥琐的长相和魔性的口头禅,在鉴宝这项本身性质略显严肃的节目中,确实起到了非常不错的调节气氛的作用。随着慕名来鉴宝的观众越来越多,“鲇鱼”老师如今已经成为了“天天鉴宝”的吉祥物。光是在B站的“天天鉴宝”官号上,他的视频就多达123个,数量远远领先于其他鉴宝师。
而他的那句“宝友,这可不兴戴啊。”如今也成为了互联网上新的热梗,甚至还被网友们做成了抽象文字表情包。还别说,配上“鲇鱼”老师那标志性的神情,由字符组成的表情包,一下子就生动了起来。
当然,玩梗归玩梗,子轩老师本身的“专业素养”还是过硬的,除了文玩古董的相关知识外,子轩老师的知识面可谓相当广阔。知名B战UP主“小见见Zz”曾经连线过子轩老师的直播间,邀请他鉴赏一下自己工作室的几样摆件。而屏幕中出现的,正是暴雪玩家们非常熟悉的《魔兽世界》和《暗黑破坏神》的周边手办。
见到这些,子轩老师倒也是颇有见解,不光叫出了每个手办中主角的名字,对于游戏本身也了解得非常详细,一看就是暴雪游戏的老玩家了。这样的出圈联动,自然也为“天天鉴宝”吸引到了一波游戏玩家的关注。
而随着越来越多圈外观众关注到“天天鉴宝”这个栏目,“鉴宝”也不再只是小圈子里的狂欢,虽然并不是每一位观众都有宝贝可以拿出来鉴定,但在给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天天鉴宝”也通过直播和短视频这些新式传播媒介,向社会大众科普了鉴宝知识以及我国的传统文化。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天天鉴宝”和传统电视鉴宝节目虽然都有着相同的出发点,但更亲民、更现代化的表现形式,注定了前者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会逐渐占据优势。
对于那些曾经爆火,如今却鲜有人问津的电视节目来说,寻求转型也是其发展的当务之急。鉴宝类节目在这点上,算是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
电视节目的日渐衰弱,网络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必然会对传统的电视直播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挑战,无论曾经节目的收视率有多么夸张,时代的发展都不会因为这些而放慢脚步。
但另一方面,中国的电视节目并不缺乏精品,无论是之前火遍大江南北的《国家宝藏》《最强大脑》,还是早已被停播的《走近科学》《寻宝》,这些曾经给几代人带来共同回忆的优秀节目,不应该因为时代的进步,而逐渐被观众遗忘。
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注重球探足球比分性的综艺节目,在如今快节奏的网络环境中,已经逐渐完成了向网络平台的迁徙,对于它们来说,适应新环境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以鉴宝类节目为代表的传统“权威”节目,如何放低自己的身段,在球探足球比分大众的同时保留其正规性、严肃性,重新被新时代的观众接受,则是每一个节目团队都要思考的问题。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才是真正的好节目。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9)3652-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