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2月18日,今年的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已经达到123亿元人民币。在以断崖式领先的成绩成为中国影史累计票房最高的电影,且接连刷新几十项影史纪录的同时,总票房更是取得了全球动画票房榜的第一名,冲进了全球影史票房的前十名,并仍保持着继续突破的势头。根据猫眼、灯塔专业版等平台的AI预测,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最终票房将有望达到15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影史上迄今为止商业表现最成功的国产电影,没有之一。
图源:央视新闻
但在影片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同时,一个诡异的现象出现在了中文互联网上——在向来以用户抽象混沌闻名的网络社交平台百度贴吧中,名为“哪吒笑话吧”的贴吧,近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显而易见,该吧创立的初衷,并非为了讨论与哪吒相关的笑话,或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出现的各种笑点,而是纯粹把这部电影本身的内容和取得的成绩,当成一个笑话。这里的大部分发帖者,都在坚持不懈地给电影挑刺,想尽办法去攻击它和它背后的支持者——也就是现在被他们称为“吒批”的电影粉丝们。
一周不到,多出了两万多条发帖
其中的说辞可谓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比如很多人会在还没看过电影任何片段和简介的前提下,率先以主角哪吒长得丑,作为他们批判整部影片的依据。他们并不关心电影中的哪吒是因为错遭“魔丸”转世所以长相邪性的设定,而是只用一个“唐”字就能简单粗暴地总结角色在电影中的完整形象。一般这种时候,他们还要再拉上美版“哪吒”和央视动画版“哪吒”做对比和拉踩,以丑化经典作为攻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依据。
更有甚者,直接高举起了批判电影“抄袭缝合”的大旗。可但凡你细看就能发现,这类帖子中列举的所有关于角色形象抄袭的指控,都是难以服众的无稽之谈——什么哪吒的嘴像史迪仔,觉醒后的头发像超级赛亚人,似乎除非哪吒的主创团队能拿出一套世上独一无二的画风,否则不管角色长成什么样,都要被人扣上缝合怪的帽子。
黑完角色的长相,段位更高的反串乐子人们就要开始给电影扣上各种帽子了。比如,由于电影采用了双男主的设定,片中有不少关于哪吒与敖丙之间友情的描写,他们就要说这是电影在公然卖腐,甚至宣传LGBT。考虑到这两年游戏圈深受Sweet Baby等政治正确组织的毒害,这波多少有点想拿外国的剑来斩本国动画的意思。
再比如,经典的“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说辞,即便电影票房已经突破百亿,他们仍然会咬定这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再加上影片中有不少屎尿屁笑话,这些更是成为他们批判电影内容低俗的确凿证据。
当然,否定哪吒的声音中,必不可少的还有经典的拉踩环节。虽然你大概率也搞不懂,一部上映于2008年的《功夫熊猫》,既没有全球范围内的高票房,各平台的影迷评分也并不突出,为何如今会被这些人捧成站在行业顶峰的作品,频繁拿来和《哪吒之魔童闹海》对比,但想来他们本就不打算和你讲任何逻辑——所以别问,问就是全都秒了。
发展到后来,一些人干脆连演都懒得演了,又是扬言要去举报电影内涵漂亮国,又是嘲讽没有欧美电影人认可哪吒。但实际上,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自2月14日在部分欧美国家正式上映以来,很多的国外观众和影评媒体,都给了它相当不错的评价。比如,在评分网站IMDB上,《哪吒之魔童闹海》目前的评分高达8.4分,而在烂番茄网站上,目前影片的爆米花指数(可以理解为观众评分)更是高达99%。不知道看到这样的结果后,那些嘲讽电影质量的人又将拿出什么样的话术,进行反击。
不过,对那些在这个帖吧里高强度发帖的反串乐子人们来说,他们根本不在意众多支持《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网友,是如何反驳他们的逆天言论的,因为凭借电影目前在全网的热度和讨论声量,他们只要发出这些帖子,就绝对不愁没有流量和吵架的对象。而且,即便串到后面实在无话可说了,他们还可以在各个平台上寻找海量“吒批”的言论出来挂人,毕竟这也算是贴吧乐子人们的传统艺能了。
所以,当我看到贴吧反串第一人——米线山老师,都亲自屁颠屁颠跑来哪吒笑话吧发帖时,我对这个吧的存在,多少也有些释然了。串就串吧,反正一百二十亿票房纪录已经切切实实甩到他们脸上了,即便这些人嘴再硬,如今也无法动摇《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全球影史中的地位。
但之所以我还是要把这些贴吧烂活写出来,除了一方面是给大伙找点乐子外,另一方面主要就是它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一种关于新的百度贴吧流行趋势的讨论——简单明了地说,就是在现在的中文互联网中,似乎只要什么东西越火,就越容易被人创建所谓的“XX笑话吧”“XX内鬼吧”,最近的是这个是“哪吒笑话吧”,而再往前影响比较广泛的,则当属“黑猴笑话吧”。
顾名思义,“黑猴笑话吧”是一个以嘲笑首款国产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及其粉丝“猴批”为主要目的的贴吧。这个贴吧诞生于《黑神话:悟空》正式发售前,甚至其发帖的数量和讨论热度,一度都和正主“黑神话吧”不相上下。但即便是在游戏已经累积取得两千八百万套销量的今天,这个贴吧里仍有不少人在活跃发帖,尚未得到清算和封禁。
浏览这个吧内的帖子,你会发现它们的魔怔和逆天程度,相比“哪吒笑话吧”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如,在游戏还没发售前,黑猴笑话吧中就满是发帖唱衰游戏评分和销量的声音。不少人发帖预言《黑神话:悟空》是新时代的《血狮》,发售即暴死,IGN评分不会超过5分。但等到游戏首发销量飞速突破千万,各家国内媒体均给出高分后,他们立马又会统一口径,说这些销量都是游戏科学找人刷出来的,媒体评分是收了钱给的。
更夸张的是,任何与《黑神话:悟空》相关的新闻事件,都能在这个贴吧里成为拿来抹黑游戏的素材。像是官方在游戏发售前推出了测试运行帧率的软件,他们就会拿网友的截图说游戏优化稀烂。游戏在发售前被泄露了少量实机画面,他们就以此揣摩游戏的完整剧情,从而怒喷游戏侮辱《西游记》原作。就连官方在网上售卖周边,他们也能将其解读为提前圈钱准备跑路的信号。显然,这些人不会放过任何贬低《黑神话:悟空》的机会,哪怕颠倒黑白、倒果为因,他们也一定要将这款游戏和喜欢它的玩家们,批判到一无是处。
其中,肯定也少不了理由千奇百怪的挂人贴。玩家不在WeGame买游戏会被他们挂,专程请假打游戏会被挂,就连单纯预估游戏的销量也会被他们挂。即便如今大家对《黑神话:悟空》的评价已经趋于稳定,游戏的热度也不再如前几个月那般夸张,但挂出各种所谓逆天“猴批”,依旧是这个贴吧里发帖的常态。
截至目前,黑猴笑话吧虽然只有不到三万的关注人数,却贡献了累积一百多万的发帖量。虽然其中也不乏一些理性讨论游戏优缺点的声音,但更多的发帖者,还是在每天坚持挂人和紧跟时事寻找批判《黑神话:悟空》的新角度。就拿如今《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爆火来说,现在不少黑猴笑话吧里的帖子,已经将二者的受众粗暴地画上了等号,嘲笑《哪吒之魔童闹海》就是电影界的《黑神话:悟空》。
但事到如今,再去讨论这些发帖者的脑回路和他们坚持不懈抹黑游戏的目的,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真正需要我们认识到问题严重性的,说到底还是为什么现在“XX笑话”这样的贴吧类型能够流行起来?不可否认,最开始的“黑猴笑话吧”和“哪吒笑话吧”,只是由一小群成分复杂的个体搞出来的互联网乐子人聚集地,但它为何能吸引几千甚至上万人关注,甚至产出百万条抹黑同一部作品的帖子,这背后的原因或许值得深思。
就我个人的理解来说,无论是《黑神话:悟空》还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它们都是当下破圈最为成功的作品,但本身也都并非绝对完美,有人喜欢自然也会有人指出作品的缺点,这些本质上都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是在一个相对融洽的讨论空间里,这些声音都是可以被允许存在的。
但百度贴吧从来都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到了这里,很多原本正常的讨论,都有可能因为不同群体的圈地自萌和信息茧房,变得尖锐且刺耳。此时,“XX笑话吧”“XX内鬼吧”的出现,除了给一些原本就整天闲得没事干喜欢到处找人对线的乐子人们提供了战场外,也能很容易吸引到那些在愈发激烈的贴吧讨论中处于弱势一方的普通玩家和观众,前来抱团取暖,并以相较之前更高强度的发帖,来表达他们对作品的不满,寻求认同。而当这些“XX笑话吧”的发帖逐步增多,更多原本并不关注这些作品的路人网友,和纯粹只为反串找乐子的贴吧魔怔人,也会迅速聚拢过来,从而将原本已经只能容下反对声音的“XX笑话吧”们,搅得更加乌烟瘴气。但这背后笑得最开心的,说到底还是当初那些创立这类贴吧的邪恶乐子人们。
所以,不管是对“黑猴笑话吧”还是“哪吒笑话吧”,我都不建议你因为出于好奇而去浏览其中的帖子。我当然可以理解,有人喜欢这些作品喜欢到逢人就要安利,也有人受不了铺天盖地的夸赞觉得人不能失去客观公正,作为普通观众的我们应该听到更多样的声音,但即便如此,对百度贴吧这样一个极为混沌,随处都是抽象串子和乐子人的平台,这里的讨论结果显然缺乏足够的参考价值,我们应该听到的是更多优秀的声音,而并非某个单一群体的逆天发言。
至于今后是否会涌现出更多的“XX笑话吧”,我确实不太好下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相比那些真正意义上的“粪作”,绝大部分能够被人创立笑话吧的作品,其实一定程度上都是值得你去好好品鉴一下的。
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9)3652-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