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vin
2022-08-11
虽然我们讨厌符号与标签,但不得不说,这一套在作品的过程中,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毕竟,当某种类型的角色成为人们心中的固有形象时,它就会被抽象成一个“理想形象”,我们称之为“刻板印象”,它与真实世界位于人们认知的两端,以一种极为“纯洁”的方式活在人们的心中,比如“美少女”,比如“硬汉”。
但以“刻板印象”来进行创作的方式,已经逐渐被见多识广的受众给唾弃,过于理想化的事物所欠缺的那份真挚,对不上他们对于人物弧光的要求。所以,在球探足球比分化的消解下,大家近来能够看到越来越多通过反差来塑造角色的手法,比如“Doom guy的兔子”,比如“桐生一马的KTV称霸之旅”。
借用真实生活来对“刻板印象”进行解构,将在天上端坐着的神仙拉到地面上来,与芸芸众生一起体验柴米油盐酱醋茶,无疑会让角色鲜活有趣得多。
这种解构如果用一种极为夸张的形式来呈现,强烈的反差便会带出一种天然的荒诞感——无敌的一拳超人琦玉会因为买不到超市里的打折牛肉而垂头丧气,怒斩三千烦恼风的大剑豪索隆是个绕两个弯就能迷路的顶级路痴,粉碎刻板印象所带来的趣味性,大抵如此。
美少女会放屁,硬汉会便秘,荒诞是黑色幽默的代名词——在我看来,《咩咩启示录》之所以能够成为怪逼厂商Devolver近期最受关注的一部作品,其根源,也在于这份荒腔走板的黑色幽默。
将清新可爱的动物卡通画风,与游戏的邪恶宗教题材相结合,让“沉默的羔羊”这种宗教隐喻,在游戏中有着近乎粗暴的“一语双关”表现,本就有一种“用大人的方式讲童话”的反差感。
用“真实感”来为宗教生活祛魅,可以说是令本作增光添彩的一部分。《咩咩启示录》里,玩家所扮演的教宗需要干的活超乎想象得多,除了平时要举办“弥撒”,向教徒们布道,以及向外出征对异教徒发起圣战以外,玩家还会被困在无止境的“铲屎官”生活之中。
在初期科技不完善的时候,玩家需要亲自种地,播种、浇水、施肥、收割,而你的教徒们就是在一边看着。而即便在解锁了农夫小屋之后,教徒们会干的也只有前面“种地”的部分,最后的收割仍然需要你亲自动手,直到玩家将科技树解锁到高等级,教徒们才会领悟“原来农作物长大以后是可以收割的”这一道理。把所有带有“模拟经营”要素的游戏拉出来逐一审视,像《咩咩启示录》这样不人性化的游戏,估计也没有几个。
只能自己干活的教宗
但这并不是最让人烦扰的,最折腾的还是做饭与清洁工作。本作中,玩家可以对教徒们下达各式各样的指令,但这些指令里,令人惊讶的没有任何一个指向“烹饪”,故而从头到尾,根据地中全村老少的饭菜,都需要玩家这个“教宗”亲力亲为,堪称“与民同乐”的典范。
而清洁工作,则更加魔幻。
在没有厕所的时候,教徒们会在整个根据地的四周随地大小便,玩家如果不及时清理他们留下的屎,就会导致清洁度下降,教徒生病,营地事务陷入停摆。可在玩家建设了厕所之后,这一现状却没有太大的改善,教徒们虽然知道上厕所要去卫生间,却不知道他们留下的排泄物是需要清理的,到头来还是需要“教宗”亲自去扫厕所——可以说,在这个游戏中,玩到中后期,身上没有一百多坨屎的“教宗”,都不是什么好“教宗”。
庄严、高洁、神圣的“教宗”形象,在这无尽的扫厕所生活中,变得无比的“接地气”。“屎尿屁”是香港电影在塑造喜剧感时无往而不利的手段,事实证明,这种“下三滥”手法在消解神圣感方面,的确有着卓越的功效。不过,这份“接地气”对玩家来说可能并不那么友好,“懒人屎尿多”的想法,估计会贯穿于玩家的整个游戏流程之中。
明明清洁站就在旁边
在利用一系列的反差,将主题所具备的噱头撑起来以后,你会发现本作对于宗教的解构方式,不仅仅是利用“真实感”来将“神圣”打落尘埃,将人们对“邪恶宗教”的刻板印象进行夸张放大,也是构成本作荒诞幽默的另一个支点。
无数与宗教相关的影视、书籍与游戏作品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笃诚、神秘又带有些神经质的狂热氛围笼罩下,人会干出什么变态的事情是没有限度的,虽然《咩咩启示录》有着极为可爱的卡通画风,但这反而让游戏里那些教徒们干的事儿,显得更加“变态”。
人类的美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充斥着很多听上去完全不像可以食用的食材,比如广东的水蟑螂、贵州的“牛瘪”,以及云南的牛苦肠水。但在《咩咩启示录》中,很多教徒对于食物的选择,估计不会被容忍于任何一个地区的美食文化中。像“牛瘪”,虽然令人难以接受,但充其量也只是牛胃和牛小肠里的未消化物,距离“排泄物”还有一定的距离,而《咩咩启示录》里的教徒们,是会直接了当地跟你说“我想吃屎”的——游戏里玩家烹饪时有个常驻选项,叫做“便便餐”,就是为这批教徒服务的。与之相比,那些想要吃别的教徒的肉的人,反而显得比较“正常”。
巴巴妥司,又是你!
“教徒肉肉餐”“便便餐”“夺命餐”,这些选项的出现充分说明了“食物”在本作中也是荒诞感构成的一部分,单纯解决温饱问题在这个黑色幽默故事里,就显得有些无聊。这些来自地狱的食物,在食用后都有严重的副作用,腹泻、中毒,甚至是直接死亡,可你那些教徒们却都能“义无反顾”地吃下去,甚至会专门找你发个任务来吃这些东西,基本打消了玩家“好好做个人”的想法。
在你惊叹于这帮教徒在“找死”方面的花样百出时,一个教徒想要“被你杀死”的任务,足以消解你的所有疑惑——他甚至还会很贴心地劝你在夜深人静之时杀死他,免得吓坏其他的教徒。
这些教徒们用实质性的行为来诉说着一种“Why so serious?”的态度,想来面对这帮连死亡都不那么看重的教徒们,玩家在祭献他们升级、续命以及做任务时,也不会有多少心理负担。这大概是制作者们可以留下的扣子,或许是考虑到玩家们大多还是身心健全的正常人,这样做可以方便玩家用比较丝滑的方式进入这场闹剧,一起演完这出荒诞的戏码。
故而,虽然本作在游戏形式上采用的是地牢肉鸽加上模拟经营的形式,但本质上,它或许更像是一款重视“叙事性”的游戏。
这种“叙事性”并非指本作有个完整的、细节丰沛的故事,而是指本作中那利用一个个细节所堆砌出的荒谬宗教实景,地牢肉鸽和模拟经营的玩法,都只是作为互动玩法填充其中,是一条将一切串联起来的线。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玩家亲自动手,完成这部荒腔走板的教宗屠神记。
因此,如果是抱着体验“肉鸽独立新作”的玩家,进入到本作后会有一定的“错位感”,丰富的武器、技能与遗物天赋搭配,从零开始逐渐强大的养成体验,在本作中均无呈现。你可以将本作中地牢肉鸽的部分视作为《以撒的结合》的终极劣化版,除了基础的战斗动作、零星的天赋选择,以及三种不同类型的“心”之外,本作的战斗部分就是普通甚至乏味的挥剑砍怪,从武器到敌人到BOSS战,都没有多少惊喜可言。
开局的武器与法术基本够用完一局
无趣的战斗只是收获人口资源以及一些紧缺资源的手段,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方式。本作的游玩重心,显然在“经营”之上——或者说,在玩家“建立宗教”这一体验上。
玩家在地牢中战斗的时候,时间会同步推进,也就是说教徒会饿、会生病,在第一大关之后,异教徒的神都会直接对玩家根据地中的教徒降下诅咒,让教徒们陷入饥饿与疾病,甚至直接策反教徒,来让玩家亲手杀死他们来削减玩家的教徒数量。
这些因素都在驱使着玩家尽快解决战斗,别去想太多“战斗的乐趣”,而是早点回家,好好“种地”。
但以一般的“模拟经营”游戏的标准来看,《咩咩启示录》是非常怪异的,“种田”玩家们所期待的“自动化生产”,在本作中几乎无法实现——种植、清洁、食物、虔诚值的收获,这一系列的流程都有大量的,必须玩家亲力亲为的部分。对基础材料的加工,也止步于将木头加工成木板的程度——相对应的,玩家也应该能够想象,本作的科技树有多么短。
最高等级的加工台,还是在加工木板
在“重复游玩性”上,本作可以说是俯冲至所有“模拟经营”类游戏的底端。
可在与教徒相关的互动玩法上,本作却出人意料的丰富:玩家可以向教徒赠送礼物来为其赋予特性;可以将其囚禁来降低其反抗度;可以向其收“什一税”;可以与之结婚;可以将召唤恶魔对其附体来跟你一同出战;甚至可以主动杀害教徒或者命令其吃下致死的食物来间接杀害他;在他死后也能选择是肢解其尸体、将其下葬,或者直接拿去做肥料。
祭献教徒来升级
而在教徒死后,玩家也能够通过举行仪式来将其复活,然后将上述流程再重复一遍——这“死去活来”的过程,将“教宗”这一形象的至高无上诠释到了极致。毫无疑问,《咩咩启示录》通过布道、发布戒律、举行仪式等一整套闭环的宗教玩法,刻画出了夸张又荒谬的宗教现实,并将其隐藏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之中。
招募成功时这个两手叉腰的动作,大致也代表了教徒们后续的态度
这便是本作“叙事性”的“落点”所在,《咩咩启示录》中的“模拟经营”,其本质不是“种田”,而是“玩教徒”。
游戏过程中“教徒”给你整了多少活,玩家又有多深入地代入“教宗”这一身份,直接决定了玩家的游戏体验如何。从这一角度来看,不同类型的玩家,在本作中获得的乐趣会有悬殊的差距,简单来说,本作是会“加戏”的玩家们的天堂。
但显然,这是让人感到遗憾的。
出色的美术与极致的荒谬感,并不能填充本作玩法上的空虚,本作在地牢肉鸽与模拟经营玩法上的简陋,直接导致其游戏体验在十小时后迅速下滑,体验更丰富的Build,以及建设更发达的根据地这些游戏目标,在本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失效,驱动玩家将游戏推向终局的,只剩下“解救伟大的主”这一剧情上的驱动力。幸好,在剧情上游戏在最后有着不错的转折,让本作不至于在所有方面都彻底垮掉。
本作有着数量众多的塔罗牌,彼此之间却没有多少关联性;本作有着一个人物装备栏的UI,有着多样的武器与法术选择,却没有太多在这方面的深化;本作有着不同属性的特效,但这些特效基本不影响战斗的结果,这些不仅仅是“砍砍砍”的战斗系统设计,在本作中全都戛然而止。
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种子、会偷农作物种子的飞鸟,都是在耕种上能够被延伸出去的方向;而“肉”作为一种食材被加入到了游戏里,玩家却无法在游戏中发展畜牧业,显然也是设计上的缺失;更别说在与宗教题材结合之后,本作在根据地发展上其实还能有不少特别的东西,这些本能带来更丰富体验的系统,都因为只出现了个苗头,而显得画蛇添足。
游戏中最稳定的肉食来源
如果能够在地牢战斗和模拟经营玩法上有更深入的耕耘,《咩咩启示录》的游戏体验会有质的飞跃,但或许是因为工期与资金的原因,抑或是设计理念上的不同考虑,本作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只能是这般有些尴尬的模样。
毫无疑问,《咩咩启示录》是有趣的——只是,它完全有变得更加有趣的空间。
这大概是缠绕在许多创意独特的独立游戏身上的魔咒,好的想法在真正实现时,效果未必那么尽如人意。
如果你想体验一场胡逼的,毫不正确的,逗趣诙谐的“邪恶宗教发家史”,那么《咩咩启示录》仍然是个好选择。只是,不要对其“重复游玩性”有过多的期待,当做一个一次性的流程游戏来玩,体验会更佳。
咩咩启示录
Cult of the Lamb京ICP备14006952号-1 京B2-20201630 京网文(2019)3652-33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