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核电教程
- 来源:MC百科
- 作者:muse、
- 编辑:Nick

核电概况解析
核电在大部分人脑海中的概念都是【危险】
但是其实核电使用正确的话是不会发生任何爆炸的情况,而且相对于其他发电机更是有着 持久、高效、不受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等诸多优点。
本教程主要用于指导 新人 使用核电,并给出一些简单的数据,数据帝神马的请绕行。
大部分资料将会使用核电模拟器计算给出,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核电机组简解
核反应炉:核电的核心,提供3*6的反应位置。
核反应仓:可以用于放置在核反应炉上下左右前后 总计6个扩展位置,每个扩展位置能额外增加1*6个反应位置。
↑核反应炉无核反应仓GUI
核反应炉+0核反应仓GUI
-
核反应炉+6核反应仓GUI↑
核反应炉+6核反应仓GUI
你需要给予红石信号才能使它工作。
核电元件使用解析
虽然核电GUI界面很大,像是箱子一样,但是并不是把核电元件一股脑丢进去,而是需要有规则的排列。
热量:核电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过高就会BOOM。
元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铀槽:所有电力和热量的来源。只有三种:单联铀棒、双联铀棒、四联铀棒
近衰变同位素铀棒:由核废料近衰变铀棒(铀槽反应完全后有几率得到或者使用一个铀加上8个空单元合成得到)加碳粉合成得到,如例1中用法,一个铀槽的能量刚好可以使近衰变同位素铀棒充能完毕(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如例1),而充能完毕的近衰变同位素铀棒加碳粉又可以变成铀棒。这当然也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会减少铀棒的产电量同时增加热量的产生,但是相对于可以得到一个新的铀棒来说这些问题可以接受。
散热元件:持续性质的热量散发,可以以元件内置的散热速度不断散发热量,如果产热比散热快就会损耗元件的耐久(可以通过散热修复)。包括5种:热排放出口、反应堆热排放出口、元件热排放出口、高级热排放出口、超频热排放出口。
交换元件:对于散热/吸热元件受热优先权我也不知道是怎样计算的(应该是按距离计算吧),但是有了热交换元件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将受热比较多的元件(反应堆)里的热量交换到其他散热/吸热元件上,这样就不会出现受热不均的情况。包括4种:热交换模块、反应堆热交换模块、元件热交换模块、高级热交换模块。
吸热元件:消耗性质的热量吸收。包括5种:10k冷却单元、30k冷却单元、60k冷却单元、红石冷凝模块(可修复)、青金石冷凝模块(可修复)
中子反射板:提高铀元件的利用率,但是这个是固定损耗,无法修复的物品。只有两种:种子反射器、加厚型中子反射器。
反应堆隔板:增加反应堆整体热容,减少爆炸伤害。pa:老实说这个没有研究过...嘤嘤嘤...
元件摆放位置说明(如图 左-右 上-下 说明顺序顺序):
例1:
近衰变同位素铀棒-需要紧贴铀元件
超频热排放出口-任意位置,无要求
元件热交换模块(其他交换元件通用)-置于元件边上,进行四周元件之间的热交换
例2:
铀元件紧贴铀元件放置可以起到中子反射器的作用,但是效果会高很多,当然热量和电力都会增加,但是可以大大提高铀元件的利用率。
元件热排放出口(只增加四周元件的散热速度)-置于元件边上。
例3&例4:
中子反射器(全部)、高级散热元件(这个不知道有没有变)-只能贴着铀元件
剩余的元件都可以直接贴着铀元件,或者通过紧贴热交换模块摆放
提高利用率增幅
相邻的铀元件越多,那么该铀元件的利用率越高!每个都需要独立计算!
中子反射器提高的利用率相对来说较低。
关于数值嘛...內内...快看有灰机!
可以查看modwiki说明或者使用核电模拟器(汉化)来查看具体数值。(请原谅我懒...这只是简单教程...想要实用请看最底...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上下等值:
上下不等值: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