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

图片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单机资讯 > 新闻详情

纽约时报:微软打造Kinect商业生态系统始末

时间:2012-06-02 09:27:18
  • 来源:互联网
  • 作者:newtype2001
  • 编辑:ChunTian

    《纽约时报》网络版周四刊登长篇文章,叙述了微软将Kinect体感控制器游戏设备成功打造为更大范围商业生态系统的始末,并指出外部开发者在修订Kinect技术代码过程中,其身份并不仅仅是消费者,同时也扮演着微软创新合作伙伴的角色。

    以下为文章摘要:

    微软于2010年11月发布Kinect时,这款售价仅为150美元的体感控制器游戏设备,虽然其最初定位为Xbox游戏机的附加设备,然而除“铁杆”游戏玩家外,其他人群也对这款设备很感兴趣。利用该设备,游戏玩家们可以扭动身体来踢虚拟足球或与其他玩家进行对抗赛,而无需使用游戏控制器。Kinect设备的推出,也可视为自然手势控制技术所取得的重要进步。

    就像微软指出的那样,Kinect发布后,其销量创下了消费电子设备的“吉尼斯纪录”。在最早一批使用Kinect的用户中,他们并不仅仅使用该设备来玩游戏。Kinect中的大量智能部件,如视频摄像头、“景深传感器”和多层次耳机等,都让这些用户十分着迷。

    利用Kinect内置功能强大的微芯片和软件,用户能够使该设备用于同Xbox游戏机无关的活动:让一只小黄蜂“看见”周围景物并绕开障碍物;利用3D扫描仪来创建和复制大量物体或人物;利用手势动作,使计算机演奏的音乐听上去是有真人指挥那样;远程控制机器人,并命令该机器人为猫儿刷毛。此外,Kinect的部件功能还能够用于在视频内容中创建动画,或创建虚拟互动主题公园,或通过手势来控制PC机等等。

    在今年早些时候举行的国际消费者电子大展(CES)上,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在发表主题演讲时宣布,微软将发布一款特别版Kinect,该设备将适用于Xbox以外的内容。鲍尔默还暗示,微软将制定相关规定,以允许外部厂商将Kinect用于商业目的。此类商业用途很广:购物者可借此了解衣服是否合身,可了解食品店还有哪些食物在卖,帮助驾驶者更容易停车。

    生态系统

    在打造某款产品生态系统事宜上,任何公司都不得等闲视之。苹果应用程序为iPhone手机带来贡献如此,各类软件使计算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亦是如此。一些专利网站近日报道称,索尼、苹果和谷歌 (微博) 都相继制定了开发类似Kinect手势控制技术的计划。但对于Kinect当初是否有着扩大其市场规模的用意,业界人士却存在不同看法。微软是否最初就有着开发一个庞大平台并辅之以应用程序商店的想法?还是由于外部人士在看到Kinect具有这种潜力后,才重新定义了Kinect的业务增长潜力?

    这种理论争鸣,也引发了有关21世纪技术创新天性的大讨论,并导致人们提出这样的质问:对于任何产品的用途,究竟应该由谁来作出最终决定?此类技术进步,究竟是由企业提供变革性技术之后才受到公众的欢迎,还是此类技术之所以取得进步,实际上是取决于公众是否认同?哪种预见性观点将最终胜出?但Kinect似乎与这两种理论都不相冲突。但就Kinect而言,或许并不是关系到哪种预见性理论将最终胜出,而是与市场竞争息息相关。

    Kinect上市后不久,西奥多·沃森(Theodore Watson)立即购买了一台。但他不久后又购买了15台。沃森表示,虽然自己对游戏“有点上瘾”,但自己并不是拿这些Kinect设备来玩游戏。沃森是一位居住在纽约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他的主要工作需要使用封闭式安全摄像头、图形显卡和经过“调整”的游戏硬件。

    为了将Kinect与计算机连接使用,沃森需要并不存在的Kinect“驱动程序”。于是沃森加入到一个名为“OpenKinect”的技术社区,该社区主要为Kinect设备编写驱动程序代码。与此同时,纽约一家名为“Adafruit”的公司,则愿意向能够以开源格式编写Kinect代码的个人或机构支付1000美元。

    无心插柳

    而上边的一切,其实是发生在2010年年底假日购物旺季之后不久,当时微软Kinect设备主要针对的目标用户为游戏玩家。对于OpenKinect社区所进行的代码编写工作,微软当时的态度可谓一目了然:美国科技资讯网站CNET援引微软一位发言人的表述称,微软不愿意看到外部人员“对产品参数进行更改”,微软将与法律部门密切配合,以防止此类篡改行为的发生。

    而Adafruit公司也增加了“赏金”的数额,即由原先的1000美元增至3000美元。数天后,一位西班牙技术开发者上传了一则视频。该视频内容显示,这位开发者已能够在他的PC机上运行Kinect。OpenKinect社区随后对这种开源驱动程序代码进行了修订并加以传播,随后又有大量Kinect驱动程序变种在YouTube上传播。不久后,沃森和他的妻子也上传了一则视频。在该视频中,他们夫妇俩的手势成功被Kinect捕捉,并由计算机处理成一只鸟的形状,沃森妻子变换手势,这只鸟也随着变换形状,就好比由人来操纵高科技木偶一样。

    沃森夫妇后来在其他场合展示Kinect技术的新用途时,微软并没有对他们采取所谓的“法律行动”。事实上,在Kinect开源驱动程序完成开发后不久,微软Kinect开发团队一位高管对外表示,公司“肯定不会”对OpenKinect提起法律诉讼。

    2010年12月,微软合作伙伴PrimeSense(一家以色列公司)开发出了Kinect的3D景深探测芯片,并发布了与此相对应的驱动程序和其他代码,以方便所谓的“黑客”们借此盈利。数月之后,微软宣布将发布自家代码包。就像美国科技博客网站Mashable所指出的那样,在对待外部人员更改Kinect代码事宜上,微软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在外部人员编写代码行为的推动之下,一家大型企业被迫改变原来态度,这种现象可谓精彩之极,尤其是这家公司又是大名鼎鼎的微软。无论看法是否有失公允,过去多年中,微软一直被外界视为模仿者而非创新者(如Zune音乐播放器、IE浏览器、必应搜索甚至Windows的操作界面),但微软却有着敏锐的商业眼光。

    一些开源技术爱好者指出,1976年时,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一封致技术爱好者的公开信中表示,那种免费发布未经授权微软软件的活动,其实就是盗版行为,此举将打击技术开发者的后续开发热情。业界人士指出,盖茨这封信件,其实正体现了技术爱好社区与商业盈利目的之间的对立,如今这种对立仍在持续。

    各执一词

    微软Kinect开发项目负责人之一亚历克斯·基普曼(Alex Kipman),就是曾表示将不会起诉OpenKinect社区的那位高管。但在组建Kinect生态系统事宜上,基普曼却讲述了一个内容差异很大的故事。

    在黑客社区的版本中,由于OpenKinect社区的努力以及Adafruit的推波助澜,微软已失去了对自家产品的控制权。事实上,微软应用科学部门主管Johnny Chung Lee跳槽至谷歌后,就大力呼吁开源社区为Kinect编写代码。此前他试图说服微软高管层将Kinect业务范围扩展到游戏业务之外,但没有获得支持。

    对于上述说法,基普曼并不认同。他表示,并不是外部人士促使微软改变了对Kinect市场增长潜力的看法或相应战略。首先,Kinect从未被真正“入侵过”,原因是外部人士并未侵犯过Kinect的知识产权代码。其次,外界所谓微软高管层拒绝Johnny Chung Lee建议的说法并不属实。实际情况是:Kinect使用目标范围一直将PC机包括在内。他还指出,Johnny Chung Lee根本就没有参加过任何与Kinect开发有关的会议,而且他根本就没有在Xbox部门工作过。另一方面,Kinect项目让大量微软员工感到热情高涨,Johnny Chung Lee就是其中一位。

    创新伙伴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属实,Kinect项目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微软的形象。美国IT杂志《连线》甚至刊文称,微软能够主动与开源社区合作的态度值得赞扬。对于更改Kinect代码的外部人士而言,他们或许对游戏本身并不感兴趣,而是对Kinect部件的高科技功能非常赞赏。也只有微软这样的大型公司,才能够承担得起相应研发费用;而只有大量公众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才能使此类产品走上盈利之道。

    在Kinect发布之前,居住在纽约的数字艺术家卡尔·麦克唐纳(Kyle McDonald)从事3D传感器技术研究已经有多年时间。Kinect发布之初,麦克唐纳并没有意识到该产品具备的各种超级性能。此后数周内,大量与Kinect相关的网络视频和评论内容,使他改变了对Kinect的印象并立即购买了一部。

    上述事实也表明:外部技术创新者已试图去喜欢上微软产品;即使不喜欢,也会持严肃对待态度。而外界对于Kinect的各种不同用途,虽然已偏离了Kinect产品的本意,但微软仍应抱之以欢迎的态度。从这个角度上讲,外部技术开发者并不仅仅是扮演消费者的角色,同时也是大型公司的创新合作伙伴。

    麦克唐纳表示,目前他仍在尝试将Kinect用于其他用途。他表示,据他所知,像他这样的人员还为数不少。麦克唐纳说:“很多人都在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利用这些新技术。对于这些新技术的用途,并不仅仅是由大型公司、学术机构说了算,任何人都有发言权。”

外部开发者利用Kinect生成的计算机画面

0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收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分享: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他们都在说 再看看
3DM自运营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