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1年买金200万称不后悔 坚信金价会涨回来
- 来源:北京青年报
- 作者:newtype2001
- 编辑:newtype2001
“中国大妈淘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消费者具备了黄金消费的实力
“马上有钱”成了春节亲朋之间拜年用得最多的热门词。那么,马年如何实现“马上有钱”?股市、楼市、理财产品、黄金,乃至比特币等等理财选项,哪个更容易实现“马上有钱”?北京青年报记者通过采访一组普通人在过去一年中的理财经历,讲述一组中国式理财故事,以给读者马年的理财提供借鉴。”
逢低买入是一切投资的要领,不过去年投资黄金的人们却经历了“越买越低”、“抄不到底”的尴尬。而在这群黄金投资者中,“中国大妈”成为全球瞩目的对象。
一年买金投入超过200万元
虽然直到现在也找不出关于“中国大妈”的准确定义,不过也有段子这样描述“中国大妈”:她们是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家庭可支配现金在数十万到千万元之间、金融知识趋近于零、投资喜欢跟风的散户群体。今年40岁的秋姨在生活中肯定算不上大妈行列,但如果按照上面的定义她应该落入“中国大妈”的行列,因为她去年疯狂抄底买金,全年的三波买金高潮里都有她的身影,一年下来她的黄金资产投入超过200万元。
头一次是去年4月份,当时国内金价首度跌破300元/克。这时她感到买黄金的时机应该到了。因为此前她一直在做纸黄金的理财产品,近几年黄金的大幅上涨使得她收益不菲,也使得她对于黄金的价格涨跌格外敏感。金价跌破300元大关对于很多黄金投资者都相当敏感,因为此前黄金价格一直在340元上下。而投资纸黄金的人,很多都有着希望能把“纸”变成真正黄金的冲动,因此当金价明显下跌时,很多人会选择把纸变成真的黄金:即抛掉一部分纸黄金的理财产品,同时买入相应的黄金制品。此前一直想买的各种金首饰的欲望爆发,她在一周时间内几乎天天光顾金店,为家里七八口人配备了全套金饰品,老人有耳环、戒指,自己有项链,还给孩子买了长命锁。此外她还买了50克投资金条。
投资还是消费看你怎么看
不过黄金的行情没有像以往那样稍作调整就继续上攻,而是继续下滑。五一期间,秋姨随全家到香港旅游,当地更低的金价再度刺激她的买金热情。她说,“香港金店金价的港元报价与内地人民币报价的数值基本差不多,但现在人民币越来越值钱,与港币的汇率相当于打八折,当然划算了!”秋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在香港金店的首饰款式更多,而且很多新款式都比内地上市要早,所以去香港旅游时多捎些金货回来甚至都能把路费赚回来。这次她又大手笔买金,全家人将黄金制品分散带回国内。“一方面是香港买金真的很划算,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摊薄成本,把之前买金的成本拉低!”她这样回忆当时的想法。
不过此后金价一路走低的趋势愈加明显,不过这似乎并没有太多影响秋姨的心情。“买金到底是一种投资还是一种消费,就看你怎么看了。”她表示,自己所购买的大多为饰品金,穿上戴上让自己心情愉悦就已经让她非常惬意。即便是少量投资金条,摆在家里也不失一种摆设,闲暇时欣赏一下也很有价值。
去年底,全年最热的黄金消费高峰里依然有秋姨的身影。像很多年末习惯为家里“添金”的人们一样,她又到金店里寻觅各种生肖金品。“我每年都要买生肖金条,到现在已经攒了七年了,其间金价的涨涨跌跌一目了然。”不过她告诉记者,看到这些金条时,并不会在意哪年金价贵买得有些吃亏。“就拿蛇年金条来说,是这几根金条里最贵的,比马年金条每克就要贵100元,但当时都是这个价格,现在你想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蛇年金条了!”所以她坚称对自己一年来的买金经历并不后悔。
而且秋姨坚信金价迟早要涨回来的。今年以来就让她多了些信心,自元旦国内金价跌破240元/克后,金价随即出现温和反弹,到现在已经持续上涨近一个月,从最低时的235元/克上涨至247元/克附近。
华尔街可能真怕“中国大妈”
对于“中国大妈”去年的买金举动,很多人都将其作为笑谈。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张捷则认为:华尔街可能真怕“中国大妈”。他说,华尔街那些专门做黄金租赁的人害怕“中国大妈”,他们怕的是“中国大妈”把黄金买回去做成金首饰戴在脖子上。
“美联储可以把黄金租给别人,这些人租来黄金以后在市场上抛出去,然后等黄金价格下跌再买回来还给美联储。”张捷解释说,“可是如果这些人把黄金租出去以后,‘中国大妈’买去做成了金首饰戴到脖子上,这些人想买也买不回来了,所以实际上对于华尔街来说,那些专门做租赁黄金的人很害怕‘中国大妈’。”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香港是去年中国内地消费者“淘金”的最重要地区之一。北青报记者近日从香港政府统计处获得的信息就显示,中国内地2013年从香港进口黄金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108.8吨,较2012年增长了33%。 文/本报记者 张钦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