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通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干线 黑客“饭碗”不保
- 来源:互联网
- 作者:NT
- 编辑:newtype2001
“京沪干线”项目工程总师陈宇翱表示,由于量子具有“不可分割”“测不准”“不可克隆”等特性,量子保密通信在原理上是绝对安全、不可破解的。
目前,这项技术并不局限于实验室里。我国已经率先将量子通信带到了日常生活中,让以量子密钥通信终端设备、全通光交换、网络路由设备为核心的量子信息安全系统,为涉密信息“保驾护航”。
此外,京沪干线的建成和开通也将吸引和培育一批量子保密通信领域的上下游企业,使量子保密通信产业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知识延伸:从爱因斯坦的“幽灵”说起
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追溯量子通信的起源,还得从爱因斯坦的“幽灵”——量子纠缠的实证说起。
量子纠缠是一种奇特的量子力学现象,通俗地说,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就像有“心灵感应”,无论相隔多远都可瞬间互相影响,爱因斯坦称之为“鬼魅般的远距作用”。
依据建立在“不确定性原理”基础上的“量子纠缠”,科学家们提出了“量子通信”的设想,按照不确定性的原理,这种传输信息的方式从根本上杜绝了被破译的可能,即使信息被截取,其“不确定性”使得破译者根本无从下手。
但要让量子通信实用化,需要实现量子纠缠的远距离分发。量子纠缠分发,就是将一对有“感应”的量子分置于两地。但量子地面传输无论通过光纤或大气都有较大信号损耗,此前国内外地面实验传输距离一直停留在一百公里量级。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利用卫星向地面分发。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将促使中国实现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对于量子时代的科研与应用,我国科学家有着清晰的路线图:通过量子通信研究,从初步实现远程量子通信网,到实现多横多纵的全球量子通信网络;通过量子计算研究,为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实现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有效挖掘;通过量子精密测量研究,实现新一代定位导航、激光制导、水下定位、医学检测等。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