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A 17新手操作技巧经验 FIFA1策略防守及组织攻势
- 来源:LNH99KM
- 作者:vincent
- 编辑:ChunTian
四、策略防守
策略防守模式可能给很多新手甚至于老手都带来了相当的困难,但是,对我没有多大的影响,主要原因是我防守模式造成的。我是从2008年抛弃WE,转而接触FIFA,FIFA10的时候我还处于学习摸索阶段,FIFA11我的防守模式基本定型,从FIFA11过渡到FIFA12,防守方式就是直接是顺延过来,没有很大变化。
以我目前的感觉来说,需要用到R1(我换过键位,没明白的请看上文)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在进攻方接球的刹那,按R1,有很大几率断球成功。
2.正面按住L1防守,持球队员接近你的刹那,按R1抢断,对电脑成功率不高,但是与朋友对战时成功率还是蛮高的。
3.贴身防守,己方速度不如攻方时,通过拉拽对方球衣延缓对方进攻反击速度。
4.攻方射门时,干扰攻方射门准确率。
5.攻方持球队员变向后有一瞬间的硬直,此时贴身按抢断键位上抢;
防守或者进攻,学习好的东西是必要的,但是仅仅是学习后一味的模仿,永远也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所以还是建议大家,无论什么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关于L1+R2和协防键位“方块”的运用
喜欢足球游戏的玩家,大部分都对足球有一定的了解,看过高水准的比赛,自己也肯定踢过球,那么我想问大家,假如你是一个球队的教练,在防守的过程当中,你会要求你的队员在防守过程中积极出脚抢断,还是在保持球队整体阵型的情况下,以与队友协作的方式来防守,很显然是后一种。
大家肯定观看过很多顶级联赛的比赛,可以回忆一下,比赛当中,防守队员通过各种方式给持球队员施压,但是往往很少主动出脚断球,要么通过拉拽球衣干扰持球队员的重心,要么保持防守身位,等待队友协防,更直接的就是战术犯规,那么游戏中也同样如此。EA推出的策略防守,把出脚抢断的时机掌握一定程度上交给玩家来操作(之所以说一定程度,是因为在按住L1的低速防守中,只要位置站对,你所控制的防守队员还是会自动出脚抢断,成功率也更高。),也是尽量向真实足球比赛靠拢的积极态度。
我们所说的阵地战的防守,前提当然是在保持阵型的基础上来说的,通过压缩对方的进攻空间(包括传球空间和盘带空间),形成局部上的人数优势,防守队员通力合作,抑制对方的攻势。方块键位(呼叫队友协防)的作用就在于此,而使用方块键位呼叫队友协防的时机,则需要玩家通过积累的一定的防守经验来把握,毕竟你呼叫队友协防,形成局部防守优势的同时,过来帮助你协防的队友所负责盯防的进攻队员就有了足够的空间跑位,拉开你的防守阵型,为进攻创造机会,所以,协防的运用时机,依然是根据防守经验来决定。
L1+R2(其实类似于WE中的强移设定,可以自己手动改变所控制球员的行进路线,也可以强制取消比赛中的误操作)在防守中起到的作用很大。游戏毕竟是游戏,设计人员会把电脑所控制的防守队员的防守行进路线设定死,当你切换到电脑控制的这个防守队员时,中间会有一个很细微的停顿,再加上FIFA17中,防守球员的惯性大的缘故,这么一个细微的停顿会造成:当你切换到你需要的防守队员时,他行走的路线和你所操作的路线出现些微的偏差,等你反应过来时,再重新调整,很可能导致你控制的防守队员站在原地发呆,看着球或者持球人从你身边滑过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我用右摇杆换人的原因,我可以通过提前预判,提前切换,最大程度上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而L1+R2的这个操作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困扰,按住L1+R2防守,转身较为灵活,利于回追,防守路线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至于如何保持身位,这个一方面涉及到经验问题,另外一方面则是涉及到微操的问题,还是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有提高。
在被对手打反击,L1+R2就是起到一个拖延对方进攻速率,等待队友回防的作用,真正要面临1V1单防时,也大多是在反击中遇到,这种情况下,我还是建议大家使用L1(螃蟹步)进行贴身防守,按住L1,预判对手的带球路线,掌握提前量,提前一步移动到持球队员的带球线路上,防守队员便会自动伸脚断球。上述所说的,也只是单防中的一种情况而已,比赛形势千变万化,我只能大体的说一下自己的防守思路,其余的还是要通过各位朋友自己积累总结经验才行。
关于右摇杆的切换,唯一需要说明的就是要掌握提前量,也就是预判。没有什么教程的说法,我当初开始练习的时候,就是不停的和传奇电脑踢,大概熟悉了以后,在和朋友对战的时候使用,摸索规律,渐渐熟悉操作,也就适应了。所以我还是那句老话,不断的练习和总结,才能使之习惯成自然,变成自己的东西
战术板的调整必须结合自己的打法以及所选用阵型进行微调,并且应在实际比赛中实验战术板的可操作性,总结优缺点,才能调整出适合自己打法的战术板,可以学习,但不要一味模仿,只有和自己打法契合的战术板设置才能物尽其用。下面先对战术板各个小项做一个详尽的解释。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