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熊孩子为玩游戏 偷父母3100元买了四部iPhone
- 来源:未知
- 作者:liyunfei
- 编辑:liyunfei
近日的临沂王女士很是心烦,原来她那只有10岁的儿子小杰为玩手机游戏竟偷了家里3100元去买了手机。好了,下面一起来了解下详情吧?
孩子偷钱买手机 只为玩手机游戏
家住兰山区前十街农贸市场附近的王女士告诉沂蒙晚报记者,小杰今年10岁了,目前就读于小学四年级。过年前后的时候,由于家里的大人都比较忙,疏于照顾小杰,没想到平时还比较老实的孩子,竟然一反常态,偷家中的现金买了手机玩。
“我年前太忙了,孩子的父亲还上夜班,小杰放假之后,基本就一个人在家。”小杰的母亲王女士说道,“后来不长时间,我发现孩子就有点不对劲了,小杰在家里不仅不安心学习写作业,而且连家里的电视都不大看了,每天不是缩在自己屋子里面不出来,就是找各种借口出门。一天都找不到人,一问去哪儿了,就说到同学家玩去了。”察觉到异常后,王女士悄悄跟踪小杰,结果发现孩子溜出门之后,就赶忙跑进了附近的饭店内,拿出一部苹果手机玩开了游戏。
“我当时很惊讶,就问怎么回事,结果这孩子嘴很硬,一口咬定借同学的手机玩的。”王女士气愤地说道,“拉小杰回家之后,跟他爸爸说明了情况,孩子他爹顿时火冒三丈,就把小杰揍了一顿。”揍过之后,小杰还是不承认,小杰的父母就给他同学和老师打电话落实,后来,小杰眼看实在是躲不过去了,才不情愿地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小杰偷了家里3100元现金,买了4部二手的苹果手机。“孩子先和同学在一家手机维修店买了3部苹果手机,又在另一家店以470元的价格买了部稍微新点的手机。”王女士说道,“据孩子自己说,他只是为了玩手机里的游戏,就连手机卡也都没有买,四处蹭无线网玩。”
孩子无民事行为能力 律师称家长可退货
“小杰偷钱买的4部二手的手机,让他爸爸一气之下摔了两部,剩下两部,我想留着也没什么用,就要求商家退款给我。”王女士说道,“但是,两个手机店,一个店好说话,直接把钱退还给我了。而另一个手机店,老板拒绝退款。”
小杰的父母来到后一家手机店,希望把没用几天的手机给退了。但是,商家以并无强买强卖行为为由,拒绝退货。“现在一个孩子买个五六百元的东西很正常,现在让我退,我肯定不给退。”手机店老板这么说。对于商家的解释,王女士并不满意,也并不完全赞同。“小杰才10岁,还未成年,直接卖给小孩手机,也不问问钱是哪来的?”
未成年人瞒着家长擅自购买贵重物品,家长知晓后可以要求商家退货吗?记者咨询了沂蒙晚报法律顾问、山东颐平律师事务所主任彭海律师。彭海认为,对于未成年人购买手机等大宗商品,虽然法律并未明令限制,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商家可以“来者不拒”。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10周岁以下的儿童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除纯受益行为外,所有的民事行为无效。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只有已满16周岁、有独立经济能力的人,才可以进行正常的民事活动。
“未满10周岁的小杰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商家应设法和其监护人联系,征得监护人同意后再卖给未成年人。他擅自购买手机的行为是无效的,家长可以要求退款,建议双方协商解决。”彭海律师提醒,作为未成年人监护人的家长,在孩子擅自购买了超过支付能力的大宗商品后,不该一味向商家问责,更多的应是自我反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
问题不在玩不玩游戏 孩子如何健康成长是关键
专家说法:
小杰买手机玩游戏的事情,再次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了网络游戏、孩子教育上。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网络游戏成为许多人球探足球比分放松的方式,但对于自制力较差的孩子,丰富多彩的手游世界,很容易让他们沉迷。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呢?为此,记者采访了临沂星光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青少年心理专家翟召博。
◆孩子“行为问题”折射“家庭问题”
“一个刚刚10岁的孩子,从家里偷拿3000多元钱,买来4部二手手机,只用于玩游戏。玩游戏本不是什么难题,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孩子费这么大的周折来过瘾呢?”翟召博告诉记者,“为此所费心思之大,一般人越不好理解。孩子在这个年龄贪玩,十分正常,若是平常都能得到正常的满足,是否他就不用如此折腾?”
“表面上看,是孩子迷恋手机游戏,可能实质上是孩子需求不满足的折射。”翟召博告诉记者,“有一句话这样说,每一个迷恋手机的孩子,都是孤单的孩子。孩子在现实中得不到足够来自家庭的温暖,很容易在物质或游戏中寻求寄托。”
“孩子的问题,可能是家庭的影子。”翟召博表示,家长应透过这个孩子的所谓“行为问题”,去思考背后的家庭问题。
从人格理论来分析,一般情况下,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通常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足够关注、赞扬和自信。“简单地说,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不够精彩,所以要通过游戏去寻找虚拟世界的快乐。”翟召博说,“因为游戏中是允许失败的。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孩子可以找到‘帮派’、‘同伴’的支持,从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疏”胜于“堵” 如何引导是关键
翟召博认为,互联网与其他一切科学技术一样,是把双刃剑,它究竟是给孩子们带来幸福还是带来弊端,关键取决于人们如何应用它。此时,家长如何认识和引导极为关键。
“我建议,家长也要学着掌握一些网络交流的工具,进入孩子们的网络世界,直接了解虚拟世界里的孩子。这样才能缩短家长与孩子的代沟,增强相互间的了解。”翟召博说。
家长提高了网络知识水平,就可以更好地、更直接地指导孩子上网,加强对孩子上网的监督。同时,只有家长形成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才可能培养、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辨别能力,使之取其高雅、弃其低俗,才能使孩子受益于网络。
另外,对于网络游戏,家长们也要有一个客观的看待,大可不必谈其色变。“事实上,一些好的网络游戏,还是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它是信息的情趣化表征与传递。”翟召博表示,“只要把握适当的‘度’,让孩子玩一些游戏也未尝不可。”
现实生活中,家长也许多多关注孩子的变化,不要单一地只从学习上对孩子进行评价,发现孩子的特长或优点要给予表扬,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获得自信和价值感。
家长也需要注重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支持孩子与同学之间建立多种互动,适当开展有利于青少年的身体、智力、心理全面发展的以球探足球比分、创新性为主题的课余活动,使孩子能从多种渠道获得成就感。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