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电影《Henry》并不有趣 但它为何拿到了艾美奖?
- 来源:VR日报
- 作者:神游玉间
- 编辑:ChunTian
过量的元素植入,反而会让VR电影的叙事变得混乱
短片Henry之所以相对完整,实则建立在“短流程”和“小场景”两个关键条件之上。较短的流程决定了故事不会太复杂,从而减少了变量,而狭小的场景则保证了较少的兴趣点,让观众不那么容易“分心”。因此,虽然Henry维持了第一人称主视角的观看模式,但传统电影中的线性结构也在这部影片中得以保留。
在传统的影片拍摄环节中,长流程通常意味着大量而复杂的镜头“转场”,其中多角色和俯瞰视角都是常用方法,而在VR电影中,常用到的合理转场方式则是——“失明”,晕倒、入睡、死亡都可以以此为“核心”作为转场的契机,如在“Tomb of the Golems”中所运用的也正是这种方法。
不过,随着VR电影复杂度的提高,拍摄者往往需要夹杂更多的转场手法,这也使得这种形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让“以我为本”的基础感官体验变得极其怪诞。
早前,SMART通讯社曾发布过一部讲述叙利亚空袭事件的VR电影——“诺贝尔的梦魇(Nobel's Nightmare)”。在这部流程只有短短1分21秒的短片中,由于故事发生在房屋和人流较为密集的地区,嘈杂的呼救人群、呼啸而过的飞机、四散的爆炸残骸、手忙脚乱的民间救援队几乎都是重要性相同的并行元素,大量信息的涌入也让观众难以找到影片中的核心叙事点。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