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

图片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单机资讯 > 新闻详情

闹剧还是世界末日?再论有关2012末世论的话题

时间:2012-03-01 11:18:15
  • 来源:大众软件-晚安不夜城
  • 作者:liyunfei
  • 编辑:ChunTian

看完了不值一提的理论基础,“2012世界末日”的支持论点只剩下“来自玛雅人的预言”一项而已。不过,与技术理论不同,要想戳穿“预言”这种历史悠久的古老言论形式中虚假的成分根本就用不着展开复杂的学术探讨,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谈这个话题。

从名词定义来看,广义的“预言”应该分为“推论”与“超自然作用”两个类别。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协约国军队总司令斐迪南·福煦曾经断言“这不是和平,这只是20年的休战而已”。20年之后,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种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预言”就是典型的“推论”,除此之外,大多数以“世界末日”为主题的“预言”都属于“超自然作用”的分类。而这些“预言”除了准确度乏善可陈之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把“预测命中”的事件当作结果,用已经发生的事实来与语焉不详的“预言”进行对照,舍弃大量无关的内容,牵强附会地反推出“先见之明”。如果真要给这种行为冠名的话,“巧合”才是名副其实的正确定义。实际上,有关这种“相信巧合可以预测”的心态,美国长滩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巴厘·辛格曾经在《信,还是不信?》这篇论文中做出过解释:人类在心理上有一种名叫“无系统观察”的特性,这种特性经常会让人把巧合的事件和捕风捉影的“预示”联系在一起,从而忽略两者的先后顺序做出错误的判断。“影响人们准确领悟的是人们过于重视巧合,并把巧合与事实混为一谈的倾向。巧合是指两个事件偶然同时发生,而没有因果关系和其他联系,但观察者却从主观上把这两个事件放在一起来领悟。巧合常使人们感到富有戏剧性、奇怪和迷惑,但这些感觉并不意味着两个巧合的事件本身有什么值得奇怪或需要解释的地方。没有什么事情真正‘需要解释’,需要解释的仅仅是观察者主观的要求。不过,强烈的要求有时会诱使人们相信,巧合确实有某种神秘的地方。”

总而言之,认知与理解能力上客观存在的软肋使我们愿意去相信那些被“已经发生的事实”证明过的“预言”,然后借此对新出现的“预言”产生期望,不管最后是否命中,留在我们印象中的只有那些建立在“巧合”基础之上的“预测”而已。正是出于这种心态,我们才会微笑地看待哈罗德·康平那不高明的“预言”,才会对“2012世界末日”保持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至于后者会不会成为另一个笑话,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球探足球比分至死:新媒体时代的言论思潮乱流

【图06:奥森·威尔斯,一位载入史册的导演,一位进入教科书的播音员】

1938年10月30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播音员奥森·威尔斯用模仿新闻直播的方式播出了改编版的《世界大战》广播剧,这期精心策划的电台节目取得了极为惊人的收听效果 -- 为数甚众的听众对广播过程中频频出现的插播段落、新闻公报和专家采访内容信以为真,纷纷认为“来自火星的入侵者已经降临在了家门口”。很快,这些惊恐万状的民众就在社会上掀起了混乱的大潮,交通、通讯甚至教会系统一度处于濒临失控的局面。虽然奥森·威尔斯在传媒领域真正的成名之作是《公民凯恩》这部电影,但1938年那场自导自演引发过大范围恐慌的广播剧在学术领域取得了更多的关注,至今依旧被人不断提起就是证明。

1998年,随着千禧年的临近,各种稀奇古怪的“世界末日”论调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流行,除了“千年虫”和“天体十字架”之外,民众最为热衷的无疑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世界末日”的谣言。这条谣言是如此的炙手可热,以至于在当年年中连续上映的两部题材相同的电影 -- 《天地大冲撞》与《绝世天劫》都获得了3亿美元以上的票房收入。显然,如果要为“社会舆论潮流对传媒领域造成的影响”寻找论证实例的话,这两部片子就是不可多得的选择。

2009年,随着伪科幻灾难电影《2012》的上映,国内互联网上再次掀起了“世界末日”的热潮。至截稿为止,相关主题的百度贴吧注册会员数已经在24万人以上,各种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热销一时的奇谈怪论纷纷死灰复燃,与各种新鲜登场的伪科学理论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虚假言论浪潮。今天,无论是在天涯这种脍炙人口的大众论坛,还是果壳网、科学松鼠会这种小众网站上询问关于“2012世界末日”的问题,得到的答复十有八九都会是粘贴复制的奇谈怪论,真正的理性化解释寥寥无几。当然,大多数参与这种讨论的发言者都不会一本正经地相信自己所传播的内容,但是,这种戏谑式的舆论氛围真的属于正常现象吗?

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学者尼尔·波兹曼在他那本著名的《球探足球比分至死》中,曾经提出过一个尖锐的论点:随着电视节目取代了传统的报纸与书籍成为了传媒领域的主角,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内容逐渐出现了形式趋于表演化、缺乏深度与严肃性、一昧迎合观众口味进行单向传播并奉行“球探足球比分至上”原则的风格。文化逐渐成为了“一场滑稽戏”,一种“因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的文化”,一种“赫胥黎式的文化精神枯萎”。那么,在距离《球探足球比分至死》的出版已经过去了25年的今天,在这个互联网逐渐成为主流的时代,我们从新兴媒介中获得的信息又有什么变化呢?答案是浮躁的程度与日俱增。和单向传播的电视媒体不同,在互联网时代中每个参与者都可以表述自己的观点,信息的总量以及检索的便捷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 就连《2012》早期的宣传页面也在向观众强调“想要知道真相吗?用Google搜索‘2012’吧”。但是,在这个信息泡沫化泛滥化的时代,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获取的答案又有多少是货真价实的“真相”呢?的确,我们可以从一些权威机构的网站上找到详尽的正确资料,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在阅读那些冗长、枯燥且没有下划线与标红的文字内容呢?相比于那些人人都可以用未经验证的摘抄消息参与回答的流行问答网站,这些趋于传统的信息内容又有多少竞争力呢?远的不提,就在《2012》影片的结尾,导演用一段并不复杂的声明重申了“本片纯属虚构”的主旨,但是又有多少人留意过这段内容呢?

【图07:到底有多少人注意到了这段声明呢?】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了解真相,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相信自己掌握的内容就是真相,但是如何对我们手中的内容进行验证,却是一个令大多数人困扰不已的实际问题。在新媒体时代辉煌的信息浪潮中暴露无遗的文化荒漠,这,才是《2012》引发的社会现象带给我们的真正启示。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翻页
0

玩家点评 0人参与,0条评论)

收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分享: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他们都在说 再看看
3DM自运营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