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

图片
您的位置: 单机 > 原创 > 专栏
最新原创 游戏评测 观点投票 专栏 节目
  • 如果要把“改变了网游发展进程”的游戏排个名单,那《PUBG》绝对算得上是个名列前茅的存在——《PUBG》刚出那会儿到底有多火,相信经历过的人依然都历历在目。在当时,《PUBG》不仅硬生生地从几大“网吧顶流网游”里圈了一块地出来,还以一己之力带动了Steam平台的普及率、提升了大小网吧的硬件配置水平。而在网吧外,不仅“落地成盒”一个梗就能给各大主播带来数以百万计的播放量,“三级头”“平底锅”“吉利服”等等装备,更是直接走出了《PUBG》这款游戏本身,融入了即使是不玩游戏的老一辈人,都有所耳闻的流行文化……说《PUBG》是款现象级游戏,确实不为过。 如果《PUBG》只是火热一时,那其中或许还有一点偶然因素的影响。但现在我们都知道,在发售至今的一段时间里,《PUBG》就一直在Steam平台的“同时在线人数”榜单上保持

    2025-03-14 21:22:51
    0 廉颇
  • 在2024“鸡斯卡”颁奖典礼的现场见到TAEHYUN KIM先生本人,是非常令人激动的——过去的数年中,正是在他的带领之下,《PUBG》才逐渐发展到了今天。而且,与人们设想中的那种“久居深阁”的开发人员不同的是,TAEHYUN KIM先生其实非常的“亲民”,无论是去年在“开发者空投”线上节目的出镜,还是这次亲自上台给众多获奖主播颁奖,都令人感受到了他以及他所带领的《PUBG》开发成员们对玩家群体的重视。于是,借着这个机会,我问了他一些玩家们现在所最为关心的问题。如果你是《PUBG》的铁杆玩家,请一定不要错过这篇采访。 Q:首先想问一下KIM先生,您之前就曾经来到过中国,参加过中国的《PUBG》粉丝活动,今天再次来到中国,与之前相比有什么新的感想吗? A:非常感谢再次来到中国。与之前相比,我感受到中国玩家对《PU

    2025-03-14 16:34:29
    0 子鲤
  • 我有个朋友,这几天突然爱上了数学。只不过,他既不去报名相关的培训班,也不打算深挖高等数学教科书的魅力,反倒跑去订阅各种课外图书——甚至还是小学版本。正当我以为他这是打算用成年人的脑子回到小学时代,成为小学数学之神的时候,书上的一张插图吸引了我的注意——好吧,我逐渐理解了一切。现在,我也要爱上数学了。准确来说,爱上的是这位可爱的二次元美少女。最近这位突然火起来的美少女叫“锐锐”,是《爱数学》这本书主角团的一员。虽然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少人都以为锐锐出自某部“新版教科书”,并以“现在的教科书”插图为名来进行传播,但这一人设的正确出处应当是“淘铢童书”。根据淘铢童书官方的“权威答案”,锐锐正是出自《爱数学》这套“课外同步读物”。你能看到锐锐的插图不断出现在书中各处,不论是各类穿搭还是整体的画风,都透出了一股“二次元

    2025-03-13 00:17:05
    0 旌影
  • 我其实很讨厌将各种射击游戏互相比较,用一些比较标签化的方式来归类整理——就像是机械化流水线上的工人,把作品的特色异化,然后统统打成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量产货。但有时你又不得不承认,游戏也就是建立在“借鉴”和“互相学习”之上的,有些作品抛开那层美术外皮,内在几乎是一模一样。而有的作品,甚至连外在的风格都大差不差。所以,当我们把目光望向这么一款战术射击游戏:它有着一套干员系统与独特装备——或者说能力系统;还有不少射击游戏老登都很熟知的“室内装修”与硬墙软墙逻辑;且更是强调卡点、架枪、“打野绕后”和开墙偷点等对局战术——你猜这款游戏叫啥名字?《汤姆克兰西之彩虹六号:围攻》?不!其实是我们《PUBG: BLINDSPOT》哒! 当然,玩笑话且先抛至一边——需要强调的是,《汤姆克兰西之彩虹六号:围攻》是一款第一人称主视角战

    2025-03-12 17:09:29
    0 海星罐头
  • 最近的Steam新品节,不少新游戏都纷纷出世,给玩家们整起了新活。在这当中,一个名字非常“大路”的“类黑帝斯”Roguelite游戏《长安·石之舞》,靠着“疯批大唐”和颇具特色的美术,吸引了我的注意。在几个小时的DEMO试玩过后,根据DEMO的实际体验,我撰写了这份试玩报告。 如果你以DEMO展示的游戏制作水平来看,《长安·石之舞》可谓瑕疵颇多,非常符合一个DEMO所应该表现出的游戏状态。整个游戏流程中大小问题不断,满屏乱跳的数字遮挡视野,UI引导功能不上不下让复杂内容的理解成本迅速上升,一些BUG导致的内容表现与文本描述不匹配好几次杀死了游戏对局,游戏飘忽的手感与流程中后期不讲道理的霸体怪物让肉鸽游戏常见的爽感被大幅稀释,几个小时就逐渐被挖掘完的游戏内容让人对正式版的体量开始担忧。 这种欲扬先抑的笔法,应当让

    2025-03-11 16:34:45
    0 Marvin
  • 前段时间,我的好朋友放放去了趟日本。据他所说,在日本有位神秘的菩萨日夜呼唤他,想要和他亲自见一面。而他是个非常虔诚的人,为了不辜负菩萨的期待,毅然决然踏上西渡扶桑之旅。我不知道你怎么想,反正我是不信。毕竟,在平日的互联网上,咱也没少看见那些“日本女菩萨”,还犯得上专程跑一趟?说到底,放放就是屎壳郎追着屁跑——瞎耽误功夫。但我还是太年轻了,当放放学成归来,拿出来他的“御朱印”后,我才知道,原来是我错了。菩萨是真菩萨,更是货真价实的“女菩萨”。 通常情况下,御朱印这个东西算是某些日本寺庙的“参观凭证”。内容基本是一些经文祝福、当天时间、生辰八字等内容,然后再盖一个寺庙的印章。但放放拜访的净泉寺不同,它们供奉的是马头观音菩萨和圣面观音菩萨,而御朱印是把这两位菩萨画成大家“喜欢的模样”,送给施主。没错,甭管你是求子、求

    2025-03-10 23:01:14
    0 阿姨王丽
  • 2025年3月9日,第十届《球探足球比分:云顶之弈》公开赛(TOC10)全国总决赛在重庆市体育馆落下帷幕。本届比赛在历届TOC大赛中,称得上是极为传奇的一场比赛。本以为20分登顶赛制下,各位选手会迎来一场激烈的斗争,没想到最后竟几乎成了“官少爷”选手的个人秀——他不仅打出了在第四局就登峰夺冠的华丽战绩,还在最后一局决胜局以15连胜的“天选之人”的气势成功夺冠,宛若拿到了小说主角一般的剧本。在见证到如此传奇的一场比赛后,我们与其他媒体一同对比赛选手进行了采访,一起聊了聊这场激动人心的比赛背后,各位选手的心路历程,以下是采访内容: Q:请问官少爷选手,决胜局15连胜夺冠非常艰辛,可以说大部分小局都只剩一个杰斯,你是如何做到险中求胜的? 官少爷:就是三战力的魅力吧。Q:请问冠军、亚军和季军三位选手,决赛后奖金打算如何分配

    2025-03-10 13:54:55
    0 廉颇
  • 说实话,我本来是拒绝用“粥吧老哥”这个梗,拿《明日方舟》玩家开涮的。平常我就经常告诫自己,所谓“粥吧老哥都喜欢臭脚”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如果你现在打开百度贴吧“明日方舟”吧,就能看到吧里的老哥们明明就只是讨论游戏而已。真要说“恐怖臭脚魔”的聚集地,那也得是“明日方舟脚臭吧”,把他们的所作所为以偏概全到全体《明日方舟》玩家身上,实在是不应该。 图源:B站@孙渣可就在我怀着这样的想法,往工作群里转发有关B站“玉足”区著名UP主“芝士好椰”的风言风语时,几个玩《明日方舟》的老哥却遭受了不亚于“明日方舟脚臭吧”被东北雨姐占领后的心灵冲击——结合起“粥吧老哥”的刻板印象,这种反应确实是有点让人绷不住。 至于这个“芝士好椰”到底干了什么,能让一群人反应如此激烈……嗯,这就又到了我这个3DM原创编辑部著名“涩情狂魔”

    2025-03-09 22:28:30
    0 子鲤
  • 一觉醒来,我好像又快失业了。是这样的,前阵子Deepseek爆火时,就有这样那样的声音说:“某某职业即将被替代”。我心说不妙,我这种文科生必然是第一个被替代的。于是,从那时起便找好了后路——被AI替代后大不了就成为AI操作员。就算AI再强,也总得有个人去操作不是?可一觉醒来看看热搜,名为Manus的全新AI技术诞生了。再一看相关报道,坏了,难不成AI操作员也被替代了?为了缥缈不定的前程,我对此仔细研究了一下,并惊奇地发现:这个Manus,确实是个狠活。众所周知,补档是检验狠活的唯一标准,而Manus的X账号就被封了,毫无疑问这多少有点狠。而“邀请码卖出八万天价”“股市因此动荡”“争议乱象拉满”等离谱现象,也很难不引起我的好奇——想必各位读者也对此十分好奇。所以,这个由国内AI创业公司Monica发布的,在各大平

    2025-03-09 22:28:14
    0 旌影
  • 2025年3月8日,第七届“《金铲铲之战》公开赛”(JOC7)全球总决赛于重庆市体育馆落下帷幕。来自不同赛道的八名选手,在决赛舞台上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由来自全民赛道的“难得得”选手摘得了桂冠。如以往一般,本届赛事采用20分登顶赛制,过程中比分的争夺也十分激烈。可让人意外的是,本次比赛中,不仅出现了第一局比赛中孤傲选手出色的连败炼金运营,还让我们见证了难得得选手和石头人选手同时于第三局后积满20分,用该赛制下理论最快速度开启登峰之路的历史性时刻。更让人感到兴奋的,是难得得选手依靠大成六狙神阵容成功拿下了冠军,成为JOC赛事史上首位达成这一成就的选手。赛后,我们与其他媒体一同采访了几位参赛选手,与他们聊了聊这场历史性比赛背后,各位选手的心路历程,以下是采访内容: Q:请问难得得,恭喜夺得金铲铲之战JOC7的冠军,

    2025-03-09 22:27:52
    0 廉颇
  • 不知不觉间,“双点”系列面世已经过去了七个年头。在系列面世之初,大概没有人能想到,这个由一帮业界老兵创造的“精神续作”,还真能给已经陷入落寞的模拟经营游戏品类,带来新的生机。 在《双点医院》与《双点校园》中,制作组让玩家看到了一种更加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方向——轻度化的阶段性玩法与更加无厘头的世界观设定,在这两种元素的交织与推动下,“双点”系列已然跳出了原本的“精神续作”束缚,成了现代模拟经营类游戏的全新标杆。 而就在“双点”系列的新作《双点博物馆》发售之际,我们也非常有幸地通过本作发行方SEGA的邀请,采访到了双点工作室的两位核心成员——首席设计师Luke Finlay-Maxwell与艺术总监Mark SMark,和他们聊了一些游戏设计或开发中的有趣细节,也希望这次访谈能够帮你更加深入地了解本作。 Mark

    2025-03-09 22:27:34
    0 伊東
  • 前几天,《明末:渊虚之羽》的海外官方X账号,发了张游戏内角色图。图中,游戏的女主上身就穿着一件单衣,脸上蒙着眼罩,下身是他们游戏内的“标志性装备”——内裤。毫无疑问,这张图已经够到了“搞黄色”的领域,用他们的话来说,这是一次明确的粉丝福利。 这次粉丝福利并非官方的临时起意,此前他们或多或少都有借着游戏内的福利内容来宣传的意图。一个多月前,靠着游戏的第一次试玩报告等内容释出,《明末:渊虚之羽》在海内外都获得了一次很大的声量。如果大家对那次试玩有印象,应当能够记得那时游戏中的服装是玩家们讨论的主要话题之一——引起讨论的主要原因,或许在于我们很久没有在规模较大的国产游戏中,看到如此“明目张胆”的XP露出了。 游戏的官方似乎也很清楚这一点,在获得较大关注后,他们也趁热打铁推出了一次“涨粉活动”,放出了一套试玩内容中出现

    2025-03-08 22:38:18
    0 Marvin
  • 稍等,我先放个小曲儿。 游戏圈传来噩耗,发售仅一天的年度游戏候补《怪物猎人 荒野》,被发现死在Steam简中评论区,首日好评率9%喜提差评如潮,飞升三国杀星球。死者生前长期拼好帧摄入过量,数十种超采样技术腌制入味,九龙拉棺坟头蹦迪。画面中的伪人多边形黏稠堪比石油,显存占用更是常人的数倍之大,玩家的显卡CPU内存多处陷入瓶颈闪退不断,帧率却萎缩成个位数,怪物动作诡异抽搐不止。 当初他们坚持自然开发,“怪猎XX”量大管饱,如今拜入半成品门下,剑指年度最佳运营。上级领导告诉开发组程序员,吃不了玩家差评的苦,就要吃加班打磨游戏的苦,七分剧情播片,三分动作狩猎,剩下九十分交给持续更新…… 好吧,以上内容多半只是纯属捏造的牢骚而已。正如健美圈天天传来噩耗,巨臂哥小弟们仍然活蹦乱跳,《怪物猎人 荒野》也并没有好评率反映的那么

    2025-03-06 22:50:37
    0 泥头车
  • 在刚见到鑫导时,这个专访出现了一些小小的意外。当时,他拿着工牌介绍自己,说自己是《界外狂潮》的制作人兼游戏主策划——然后,我们对着他工牌上小岛秀夫的照片,重现了那足以“申遗”的“这就不是你”名场面。他说他年轻时跟小岛秀夫长得比较像,于是拿着照片去蒙HR,结果人家信了,一切就都水到渠成。跟他的游戏一样胡逼。 小岛秀夫表示很赞.JPG《界外狂潮》在近两年的新作里算是一朵奇葩,尽管FPS新作扎堆让大家有些审美疲劳,但它还是凭借着一手融合了赛博朋克、故障艺术、街头涂鸦等风格的“混合媒体”美术,吸引住了大家的眼球。随后,又用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卡牌玩法,让大家发现这游戏,跟以往的FPS作品多少有些不一样。 鑫导是个很标准的“啥都玩”的玩家,很多在我们看来是《界外狂潮》竞品的游戏,他在采访过程里随口就来。而这种玩家特质同样

    2025-03-06 20:38:04
    0 廉颇
  • 去年年底,《百剑讨妖传绮谭》曾放出过试玩DEMO。由于内容并不多,除了判断游戏有着较为小巧精致的体量,以及在特定环节有着不错的美术表现外,难以看出更多内容。最近,我们又试玩到了本作的新DEMO——相较于上次,这次的DEMO对正式版的内容有着更全面的展示。而基于这次的试玩体验,我撰写了本篇试玩报告。 首先需要提及的是,在新版DEMO中,本作“致敬《胧村正》”的意图表现得更加强烈。无论是和风的要素、讨妖的题材,还是主角之一“时雨”双臂两侧装有甲片的和服设计,以及“妖刀”这一核心设定,都显然有着《胧村正》的影子。 另外,本次DEMO中新增的,需要玩家收集食材来升级的吃拉面系统,也与《胧村正》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拉面系统中相较于其他物品而言精度明显高出一截的食物绘图,都说明了本作的制作组7QUARK与“香草社”(Va

    2025-03-06 20:15:30
    0 Marvin
  • 对不少玩家来说,“双点”系列不仅是大亨游戏的初启蒙,还是最早一批完整经历了本地化包装的进口电子游戏。 从《双点医院》的“改造人帝国”,到《双点校园》的“屠龙院校”,这个系列似乎从来没有着过调,每个奔着游戏标题而来的模拟经营玩家,都会被其玩法内容吓得不轻——其他游戏的玩家还在想着两害相权,这个系列的玩家已经化身撒旦。当同类游戏还在审判玩家的三观道德时,“双点”系列的玩家却表示——道德是什么,甜的咸的?能换钱吗?也许,不靠谱正是该系列最大的魅力,区别于写实系的脑洞玩法,令它在二十年后依然坚挺。 不过,当反传统成为信条,这就会成为新的传统——“双点”系列依旧是那个“双点”系列,它不断延续着自己怪诞的无厘头风格。但总是如此跳脱,也难免被人吐槽黔驴技穷,一辈子只会走歪路。所以,伴随着《双点博物馆》PV的发布,总难免收到诸

    2025-03-05 23:22:22
    0 廉颇
  • 还记得小时候,我总会在每天晚上八点钟准时打开电视,收看最喜欢的动画片——“是谁住在深海的大菠萝里?海绵宝宝!方方黄黄伸缩自如,海绵宝宝!如果四处探险是你的愿望,海绵宝宝!”因此,我的头像一直用的是海绵宝宝。 直到有一天,在一场聚会中,我被朋友们用充满审视意味的眼光包围了。在他们的认知里,我突然成了一名乐观主义者、恋旧癖十级、事前焦虑症、情绪表演型人格、微笑抑郁潜在患者、彼得潘综合征人群。在追问之下,我才知道身上这比LGBTQ还丰富的标签,比孙笑川吧还复杂的成分从何而来——一切都是来源于海绵宝宝的头像。 首先,海绵宝宝在剧中整天傻乐,根据心理学中的“自我投射”理论,人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有共鸣的形象作为头像,所以我是一名乐观主义者;其次,《海绵宝宝》开播于1999年,作为一部老动漫,选择它作为头像的我显然是一名怀旧

    2025-03-05 00:08:27
    0 黑白之韵
  • 不得不说,近些日子的游戏行业,颇有一股文艺复兴的味道。倒不是说现在的游戏行业有了什么突破性进展,只是在如今的不少游戏中,某些丰硕的部位又开始得到解放,并牢牢抓住玩家们的眼球。还记得2016年的那个夏天,召唤我们的除了温斯顿,还有猎空的屁股。只可惜近几年DEI崛起,欧美厂商纷纷举白旗投降,从此游戏圈再也难见像样的屁股。但,最近出现了一位“屁股拯救者”。它不光令网友们久违地感受到为屁股疯狂的感觉,还引发了一阵爆炸式的分享热潮——只要推上随手一翻,就能看到许多人正在分享相关的游戏角色,她们藏于胶衣下的身材丰硕,甚至令人忍不住爆上一句粗口,直呼“妈的,杰作。” 不仅如此,还有人到处分享自己的捏人参数,给道友们保姆式教学如何打造真正的性感身材,让全世界的LSP们都对游戏行业突然冒出的这一批“NewAss”流连忘返。 一阵

    2025-03-04 08:08:55
    0 廉颇
  • 我又幻想了,幻想自己在火枪与魔法的世界里,与一袭红发的妹妹、毒舌傲娇的熟女展开冒险,在绝境中闪转腾挪,杀出一条血路,挽狂澜于既倒,救人类于水火,最后功成名就、荣归故里,人们传唱着我的名字,传说记载我的英姿……这样的“暗欲”幻想,让我夜里辗转反侧,却又求之不得。到底有没有游戏,能够实现我最狂野的“最终幻想”?有的。兄弟,有的。它就是前阵日子公布的《光与影:33号远征队》。 据创意总监Guillaume Broche所说,采用3A规格制作的回合制游戏十分罕见,《光与影:33号远征队》能够填补市面上相关领域的空缺,糅合暗黑炫酷的背景设定与写实画面,更是与众不同。感谢来自法国的工作室Sandfall Interactive的邀请,让我们得以在游戏发售前,试玩到流程大约三小时的媒体测试版。 首先要说明的是,在本作的世界观

    2025-03-03 22:22:16
    0 黑白之韵
  • 朋友们,你们还记得秀才吗?没错,就是那个故作娇羞、笑脸盈盈的中年杀手。起手就是土味情歌伴随动感舞步,然后就是吐信子加撩头发,一套丝滑小连招将无数名为平安是福,头像是濯水青莲的用户,硬控在直播间,心甘情愿地花费真金白银为其打榜。只不过,这位秀才很快就因为骗取中老年保险金和涉嫌偷税漏税,而被永久封杀。 而就在最近,我发现“秀才”又悄悄地卷土重来了,并且他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简单来说,就是由AI技术生成的AI虚拟人,正在取代秀才的位置,成为一群又一群的“赛博秀才”。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位名为“王建国”的AI虚拟人——打开他的直播间,他总会给你来一句“岁月虽然在你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这丝毫不能影响你的魅力”,请不要误会,这不是教你把中年富婆钓成翘嘴的公式语句,而是王建国直播间带货的话术。 在这个冬季的

    2025-03-02 22:41:40
    0 黑白之韵